認識自我
3.1.2 認識自我
我的價值觀、人生觀是什么?我的興趣愛好是什么?我的性格是什么?認識得越深入、越準確越能確定合乎實際的職業理想。
要能在未來的社會中快速立足并站穩腳根,就必須首先對自己有一個全面、深刻地認識。古希臘德拉斐神廟里的石碑上刻著象征人類最高智慧的神諭:認識你自己。中國的老子也指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孫子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先哲們不斷地教導我們認識自己的重要性。但這些主要是針對人的內在素質而言的。今天在這里,筆者要特別強調全面的認識自己,就是不光要認清自己的內在素質,還需要了解外在因素。如性別,身體狀況,外貌因素,家庭環境,社會關系,經濟情況等等。這是因為,在今天具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社會里,影響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不光在于你的內在素質,有時,這外在因素也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習同樣的好,但有一個家庭社會關系比較廣泛,就容易為其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在同樣的條件下,外貌優秀的容易被用人單位錄取。三國時期,諸葛亮與龐統都有經天緯地之才,但前者因其外貌英俊而受到三顧茅廬的禮遇,后者卻因外貌丑陋而被冷落。如果是一個女孩子,外貌又漂亮,可在中學畢業后參加社會上林林總總的選美大賽,有望一舉成名,然后再完成其他的發展計劃。這不是筆者俗氣,這是目前中國社會的現實,人只有先適應了社會,才能去用自己的力量改造它。我將這些內、外在所有因素形成的個人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稱為中國社會人才競爭力。它不僅包括你的學歷、智力、性格、氣質、意志等內在因素,也包括了上面提到的性別、身體條件、外貌、家庭等外在因素,它們共同組成了你的人才競爭力。因此,我們這里的認識自我,主要是認識自己在諸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人才競爭力。
當然,在一個人一生的發展中,其事業的最終成就主要取決于其內在素質。但認識自我的內在也是個非常困難的事情。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我有怎么樣的性格?我有什么天賦?我能做什么?等等。此類關于自身的問題,不知困擾著多少天下人。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初步地摸索了一些如何認識自己的方法,雖然對每個人的認識不是很深入和準確,但對于在籌劃未來職業時還是有一定的參考作用。本書主要從氣質、性格特征及一些職業傾向測試題等方面幫助中學生們從不同側面來認識自己。鑒于是下面認識是很粗淺的,也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只能作為參考。
一個人的內在素質包括其智商、情商、意志、道德品質等比較穩定的發展因素。我們在中學階段要注意識別自己的內在素質,比如你喜歡文科還是理科?你善于表達還是長于推理?你愿與人交流還是寧愿獨立思考?等等。只有深刻地認識了自己的素質特點,才能為制訂以后的人生發展規劃奠定基礎。下面幾節能讓你比較粗淺地認識自己。
關于認識自我的話題,古今圣哲很早就有精辟的論斷。蘇格拉底指出,認識你自己。盧梭在他的《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中也說,我覺得人類的各種知識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備的,就是關于“人”的知識。我敢說,德爾菲神廟里唯一的碑銘上的那句話:“認識你自己”,比倫理學家們的一切巨著都更重要。中國古代的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這些都充分地說明了認識自我的極端重要性。當然這也是我們樹立職業理想、制定學業規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今天在這里,筆者特別強調的一點是在制定學業規劃時,要全面地認識自己,就是不僅要認清自己的內在素質,還需要掌握外在因素。如性別,身體狀況,外貌因素,家庭環境,社會關系,經濟情況等等。它們對個人發展的影響我們將在后面具體討論。在本節,我們將側重認識自我的職業稟賦,也就是我的內在素質。
雖然人們大都明白認識自我的重要性,但對如何來認識自我,其方法和手段卻遠遠達不到人們的需要。正像盧梭所說的,它是最有用卻又最不完備的知識。當然,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還是總結了一些認識自我內在素質的方法和手段。一般來講,通過下面四個方法來實現。
1、內省。通過自己來認識自己,這一般要求認識主體必須有一定認識水平。在自己獨處時,完全是在真實自我的情況下,通過自己的反思,來探索我能干什么,我喜歡干什么,我是什么樣的性格等等,來認識自我的職業稟賦。
2、交流。在與親友、老師、同學嚴肅認真地交流中,從他們的眼中來看真實的自己,我能干什么,我喜歡什么,我有怎樣的性格等等。
3、實踐。通過參加具體的社會活動或勞動,在與人交往中,在生活的歷練和感受中逐步深入地認識自我。這種方法最可靠,但需要長時間的觀察、摸索和積累。
4、測試。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通過完全獨立情況下量表的回答,來發現自己的職業興趣、職業能力及人格。
應該說這四種方法各有特點,一般情況下,人們將這四種方法結合起來一起使用,力求深入全面地認識自己。我們在本書中就有美國心理學家霍蘭德教授的測試量表,同學們可通過這一經典量表的測試來認識自己,或者也可以通過國內一些公司或網站(比如中國學業規劃網的職業傾向在線測評、北森的職業傾向測評系統等)開發的一些職業傾向測試系統進行測試,它們的優點在于考慮了中國人的具體特性。
一個人的內在素質包括其智商、情商、意志、道德品質等比較穩定的發展因素。我們在中學階段要注意識別自己的內在素質,比如你喜歡文科還是理科?你善于表達還是長于推理?你愿與人交流還是寧愿獨立思考?等等。只有深刻地認識了自己的素質特點,才能為制訂以后的人生發展規劃奠定基礎。下面幾節能讓你比較粗淺地認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