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業規劃決策的信息儲備
2、學業規劃決策的信息儲備
正如指揮作戰一樣,學業規劃決策之前必須進行周密細致的情報搜集,那么我們在決策之前都要進行哪些方面的信息儲備呢?據筆者的研究,可包括以下方面:
。1)、認識自我的發展稟賦(全面準確)
、 內在素質:職業稟賦、職業興趣、職業人格。
認識的方法:在實踐基礎上的內省與交流;職業傾向心理測評
、 外在條件:個人發展階段、體貌條件、經濟條件、家庭背景等影響個人發展的各類外在因素。
認識的方法:針對個體的調研分析。
(2)認識社會(人才市場的供求狀況及其發展趨勢)
、 現實的社會:現實社會及人才市場對個人素質的真實要求,F在及四年之內的人才市場客觀環境。要求:客觀、現實
認識方法:媒體新聞、政府公告、社會調查。
、 發展的社會:十年以至更長時間的社會經濟發展趨勢。要求:宏觀、長遠。
認識方法:社會調研、研究機構報告,專家學者的分析文章等。
。3)認識職業或具體崗位的人才素質要求。主要指德智體三方面
。4)認識學業(學校和專業)
專業介紹:包括所學課程,學成之后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職業發展的相關性。
學校的特色:學校的專業特色、學習風氣等。
3、學業規劃步驟及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在儲備了以上客觀準確而非主觀臆斷地決策信息以后,我們便可以從容地做出適合于自己發展的學業規劃決策。下面,我們就具體討論學業規劃決策的各個步驟。從前面對學業規劃的概念及原則進行論述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學業規劃的基本步驟應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認識自我
。2)、認識社會(市場)
。3)、確定次高[職業(事業)]目標,立足長遠及個人的志向,至少10年。
(4)、確定最低(就業)目標,立足現實及人才市場的需要,4年以后。
(5)、分析現狀(全面而準確)
內在素質
外在條件
環境分析
(6)、經濟(投入產出)分析
。7)、時間管理分析
。8)、具體方案(學什么、什么時候學、怎么學)
另外,對于有一定事業(職業)基礎的人士,如果要開辟新的事業或職業生涯,也有一個學業規劃的問題。在取得立業成功以后,我們不能有絲毫的麻痹大意,市場的競爭是殘酷的,稍有松懈就會敗下陣來。更為重要的是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不斷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以確保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所謂市場的核心競爭力,也就是你所具備的別人所不能復制的市場競爭能力。用在人才市場方面同樣如此。鄧亞平奧運冠軍的實力和名聲就是她的核心競爭力,韓寒的寫作天賦是他的核心競爭力。當然核心競爭力隨著形勢的發展也會發生變化,但只要你真正掌握了別人無法復制的能被市場認可的能力,你就會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本書前面提到的漫畫大師蔡志忠先生曾說過一段非常精辟的話:你今天做半導體可以做得不錯,卻不能擔保明天仍是如此。我們要終生學習,確保自己在同行中是頂尖的。
每個人的立業成功不一定都是通過其核心競爭力取得的,有的是因為外表優秀,有的是因為社會關系,有的則是耍了個花招、鬧個噱頭,還有的是因為繼承財產等等,對于這些不是通過其內在能力取得立業成功的人來講,形勢是非常嚴峻的。你一定要在現有成功的基礎上不斷學習,尋求自己新的人生增長點和核心競爭能力,如果只在現有的成績上睡大覺,則是非常愚蠢的,其人生發展也終究要走上下坡路。
從人生發展戰略規劃來看,立業成功只是學業規劃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要在人生的發展過程中,確保自己保持持續的優勢和核心發展能力,就必須根據人生發展的長遠規劃繼續奮斗,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并開發、培養新的生存發展能力,以確保自己在以后的人生中立于不敗之地。那么,如何尋找和開發新的核心競爭能力呢,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把握。
1、 相關性原則。在取得立業成功后,總結自己成功的經驗,在開發新的核心競爭能力方面多關注自己過去的經驗和心得,在自己熟悉的領域,在以前成功的基礎上繼續發揚自己的特長和優勢以期取得更大的成就。體操王子李寧在從體壇退出后,致力于體育產業的開發,由于他在體育方面的知名度及各種資源基礎,也經過自己的艱辛努力,他開創出了自己的實業,在另一個領域取得了人生的輝煌。
2、 興趣愛好原則。在實現經濟上自立后,可以依照自己的興趣及愛好選擇自己發展的領域,也能取得人生的另一個成功。
3、 學習原則。列寧曾教導我們:學習,學習,再學習。在今天的社會環境中,一個人在學校中學習的知識很多都將過時,他只有不斷的學習更為先進的知識、技術、理論等,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另外,除了勤于學習,還要善于學習,在知識資訊大爆炸的時代,見一樣,學一樣是不現實的。對于自己將要學的東西要有所規劃,要有所學,有所不學,這樣才能在某一個領域更容易做出成績。
4、 關注未來社會需求原則:在培養新的市場核心競爭力時,還要考慮未來社會的需要,和別人少有關注的地方,在這些領域提早進入能幫助自己迅速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