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類招生分清主流方向和方式 填志愿先不忙選專業(yè)
從今年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來看,在招生錄取上陜西省一些高校發(fā)生了不小變化,例如今年西安交大實行大類招生。志愿填報專家提醒考生,要仔細研讀招生章程,做到心中有數(shù)。同時,專家認為,由于近年來不少二本院校晉升為一本,導致今年的報考難度加大。
大類招生要知道分流方向和方式
從6月22日的2015華商報大型高考志愿填報咨詢會上,考生們得知西安交通大學今年招生改革力度很大,將84個專業(yè)整合為30個大類和8個實驗班,也就是按照大類招生。
關于大類招生,西北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周超表示,學校從2009年開始推行大類招生,大類招生的范圍也在逐漸擴大,今年學校在14個學科方向?qū)嵭写箢愓猩,涵蓋41個本科專業(yè),可以說西北大學一半專業(yè)都實行大類招生。國內(nèi)方興未艾的大類招生也是與國際接軌的,例如美國的文理學院在大學一二年級也以通識教育為主。
“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一是學生入校后經(jīng)過一年或兩年的學習(還有的是按照興趣),在對專業(yè)有了比較清晰的了解后,有一個二次選擇專業(yè)的機會;二是大類招生的人數(shù)比較多,有利于學生報考和錄取。”周超說,事實上,經(jīng)過6年的實施,學生在入校學習后,通過對學科和專業(yè)的重新認識,絕大部分學生都選擇到了滿意的專業(yè)。
對此,西安文理學院招辦老師雷鋒也表示,大類招生強化了通識教育培養(yǎng),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yè)基礎能力,為今后進入專業(yè)課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相當于轉(zhuǎn)專業(yè)多了一條途徑,考生要認真閱讀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哪些專業(yè)在一起是按大類招生,以及分流方向和分流方式。”
二本升格一本導致報考難度加大
志愿填報專家薛梅表示,今年考生填報志愿的難度增加了,原因是近年來,一些二本院校升格到一本,導致錄取形式發(fā)生了變化。
薛梅說,從2011年開始,一本與二本院校的格局開始發(fā)生重大改變,2011年有4所二本院校升格到一本招生,隨后的幾年,這種情形愈演愈烈:2012年有18所院校從二本升格到一本,使得理工類一本招生計劃激增,增加了7700多人;2013年有11所院校從二本升格到一本,如中北大學、沈陽工業(yè)大學、安徽理工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湖南科技大學、西安工程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安石油大學、西安郵電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等。同樣的,理工類一本的計劃數(shù)又增加了7700人。
2014年有15所院校從二本升格到一本,這15所院校的計劃數(shù)約增加700多人,而2014年一本理工類的招生計劃數(shù)比2013年減少2700多人,假如沒有二本院校升格增加的計劃數(shù),那么2014年一本理工類的招生計劃數(shù)比2013年要少3400多人(2700+700人)。
2015年理工類招生計劃中,有8所二本院校升格到一本,在陜計劃數(shù)約550多個。與2014年情形一樣,在有二本升格到一本招生計劃數(shù)的基礎上,理工類一本的招生計劃還比2014年少了1100多人。2015年一本文史類的變化也很大,一本計劃數(shù)比 2014 年增加1100多人,也是由二本院校升格到一本招生造成的,這類院校升格到一本,大多數(shù)院校的錄取分數(shù)也會在一本低分段徘徊。
薛梅分析說,理工類二本計劃大量增加到一本,使得一本近幾年的最低控制線波動較大,這是導致一本、二本志愿難以填報的主要原因。而這些從二本升格到一本的院校,他們的整體錄取分數(shù)徘徊在一本線上。如果說前幾年高出理工類一本線40分就可以報考一所“看得上眼”的211工程院校,那么最近幾年,這種愿望便很難實現(xiàn)了。
當二本院校升格到一本招生后,二本的錄取形式也跟著發(fā)生變化,院校的錄取分數(shù)都呈現(xiàn)出整體抬高的態(tài)勢。原來二本的“名校”升格到一本,排在這些院校之后的學校占據(jù)了原來“名校”的位置,成為二本“名校”,各院校依次整體抬升。如果說以前運用批拔高度(高出批次線多少分,這個“多少分”就是批拔高度)可以來圈定院校的報考范圍,那么顯然現(xiàn)在就不行了,必須要考慮到“二本升格”帶來的變化。
二本院校升格到一本招生,一本理工類計劃數(shù)的變化較大:一會兒減少,一會兒又增加,把大家?guī)氲侥X筋急轉(zhuǎn)彎中。如果考生和家長在報考前沒有對近年來各個批次的整體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就急急忙忙地填報志愿,那么出現(xiàn)意外的情況是難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