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試卷各科變化明顯 名師教你備戰文綜
簡述:今年高考是變難了,還是變易了?各科高考試卷是不是又有了新內容?在距離高考還有3個多月的時候,最新的《高考大綱》和《考試說明》出版發行。研究這兩個高考的綱領性文件,無疑能對考生關心的諸多問題給出解答。尤……
今年高考是變難了,還是變易了?各科高考試卷是不是又有了新內容?在距離高考還有3個多月的時候,最新的《高考大綱》和《考試說明》出版發行。研究這兩個高考的綱領性文件,無疑能對考生關心的諸多問題給出解答。尤其是令人關注的高考英語,今年已成為2007年實施新課標以來變化最大的科目。為幫助考生準確把握今年《高考大綱》的變化,記者邀請了商丘市一高各科優秀教師,請他們對今年《高考大綱》和《考試說明》的變化進行解讀和點評。

核心提示
★政治★
構建與時政熱點
相關的知識體系
●變化:今年《高考大綱》政治科目的要求中,考試性質、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示例等幾個方面較之以往基本不變?荚囈笾,依據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及國家政策的調整略有變動;考試內容部分,因4本必修教材的內容結合十八大精神有較大變動,故增刪或修改了部分考點;命題指導思想中新增了“命題要反映高校招生”要求,從這一點看,意味著高考政治試題更會注意區分度,從而有助高校人才的選拔。
考試內容的變化包括4點。
一、經濟生活。變化的考點有3個,分別是“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與新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最大的變動在第四單元:“科學發展觀和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替換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尤其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考點分量加重,從原來的小知識點轉變為專題類。
二、政治生活。新增的考點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道路、理論體系、制度三位一體構成的”、“中國政府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變化的考點為“我國選舉制度及選舉方式”,刪除的考點為“我國的民主與專政的關系”、“我國政府關于人權問題的觀點”、“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制化進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
三、文化生活。新增考點包括“文化市場對文化的影響”、“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必由之路”、“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等。變化的考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內涵”、“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基本任務”等。
四、《生活與哲學》較之以往變化不大。
考試要求上,今年考試要求在主觀題的評分標準上將延續2013年的重大改變,除了原有的按采分點給分外,采用分項分等評分方案。這種基于能力考查的評分方案,鼓勵考生創新作答,更好地反映考生思維品質的差異,有利于控制評分誤差,提高能力考查的效度。這樣的評分標準更靈活,給多種合理答案的共存留有足夠空間,更有利于考生。只要考生答題時能夠正確地用論據來闡述自己的觀點,即使不占采分點,也會給予一定分數。
●備考建議:針對考試內容的變化,考生要結合教材并對照《考試說明》對知識體系進行進一步系統的整理和歸納,逐一排查考點,尤其重視那些新增內容、新的提法。
考生必須強化鞏固基礎知識。高考政治試題都是以基礎知識為載體,注重考查學生能力結構的合理性、全面性和層次性,所以對知識的把握必須要準。這就需要考生一方面以課本為依據,梳理知識點,建立知識框架;另一方面結合錯題本強化重、難點,糾正易錯點。
強化訓練,提高答題能力。今年高考考核目標依然是對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等4個方面的能力要求。考生要針對典型例題加強練習,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有效性,提高自己理論聯系實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切忌題海戰術、盲目做題,要多研究近年來的高考政治試題并從高頻考點中尋找命題規律。
關注時政熱點,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考生要積極關注國內外大事,尤其要關注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兩會”熱點,要留意熱點問題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在此基礎上,構建與這些熱點問題相關的學科知識體系,提高運用所學知識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注重細節,規范答題?忌谄綍r訓練時要注重提高運用專業術語的科學表達能力,能熟練使用政治學科術語并緊密結合材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平時要加強文綜套題的限時訓練,強化答案組織訓練。
★歷史★
復習時要注意提高
審題和書寫能力
●變化:今年的考綱在考試形式、試卷結構、考試內容等方面與去年相比基本無變化。
●備考建議:考生要重視教材的基礎知識。包括歷史的背景、內容、性質、影響等,特別是基本概念的內涵與外延。這些內容不僅做選擇題很關鍵,對于解答主觀題也必不可少。
2013年高考第41題,由小論文試題改為圖片分析說明題。歷史圖片(其中最重要的是地圖)包含了豐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種信息,這就要求考生平時復習、讀書時就應特別注意教材中出現的插圖(地圖)及下邊的介紹、說明,并注意分析、理解圖片所處的時代背景。只有考生平時多關注、多體會,考試時才不會感覺陌生。
圖片分析說明題還有一定的解題技巧?吹貓D的時間、出處,把地圖還原到所處的時代;找兩幅地圖的相異點,并結合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比較分析;列舉出與地圖相關聯的概念或關鍵詞,再根據問題要求,加以取舍;最后,根據要求,有條理地總結出答案。
從2013年參與高考閱卷的情況來看,不少考生不注意審題,答非所問。這要求考生在平時一定要注意審題方面的訓練。答題要多用關鍵詞,如試題涉及近代化,就要多用資本主義發展、工業革命、代議制、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新航路開辟、宗教改革、早期殖民擴張等關鍵詞;涉及中國封建制度衰落,就要多用小農經濟、專制制度、八股取士、大興文字獄、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等關鍵詞。這些關鍵詞的運用,不僅表明你的闡述“論從史出”,而且給閱卷老師提綱挈領的印象。
歷史答卷中,書寫同樣非常重要,考生要嚴格按要求作答。書寫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書寫清楚,二是條理分明。
★地理★
務必養成良好的審題、答題習慣
●變化:2014年《高考大綱》與2013年相比變化較小,高考命題將保持穩定。其中,考核目標與要求中的例14換了一個題,除此之外,考試內容、考試形式、命題要求及試卷結構等方面均沒有變化。
●預測:今年高考可能注重考查考生4大方面的能力。即:從地理情境、圖表或文字材料中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調動和運用地理及相關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用簡潔的語言描述、闡釋地理事物的特征、原理和規律的能力;辯證、創新地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
地理考題預計重點考查考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地理學科素養,立意新穎,設問靈活,穩中求變。問的角度與方向一般為:描述區域自然地理要素的時空分布規律或表現特征;分析地理事物運動機理或特征的形成原因;分析評價區域自然地理環境條件(有利、不利);人類活動的區位選擇及區位因素分析評價;分析人地關系和區域國土整治方面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改善或防治的方法措施,確定區域經濟發展方向等;試題設置有“趣”、有“用”、有“理”,試題及參考答案的設計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備考建議:對照考綱內容,考生要對自己復習過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看看自己還有沒有知識盲點和漏點。結合地理學科的特點,考生要進一步加強地圖知識訓練,養成“左圖右書”的學習習慣。
考生必須對模擬考試中暴露的問題進行總結,要做到題不二錯?偨Y提高審題能力,克服答題中的盲目性。在平時的文綜訓練中,能發現有不少考生在沒有審好題、頭腦中尚未形成思路之前就急于答題,把所想到的全部都寫上,讓評卷老師去找正確答案,認為寫的多就能得高分。這樣并不正確。不準確地審題答題,就沒有針對性,會在考場上浪費大量的寶貴時間。因此,考生不要在審題上過于吝惜時間,看好題再做不僅不浪費時間,還能為你贏得時間,贏得高考。因此,在高考前的模擬考試中,務必養成良好的審題、答題習慣。
關注時事熱點,注意地理與生產、生活的關聯也是考生在考前必須做的。如針對西北地區的區域地理知識訓練、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環境保護、經濟建設及國際熱點地區、領域的相關地理知識都應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