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高考關鍵時刻該做的事:調整生物鐘 早睡早起!
高考越來越近了,時間就像石磨上的大米一樣越磨越少了。在面對即將到來的高考,很多考生總覺得自己復習的知識不夠用,習慣性“開夜車”,卻不知道這樣反倒是勞神傷身,對高考毫無好處!從現在開始,調整自己的生物鐘,早睡早起,保證高考時間段頭腦清醒,使精力最旺盛的時間與應試時間吻合,才是現在最關鍵、最需要做的事情。
有專家認為,考前這段時間,考生要盡量把自己的生物鐘調到和高考同步。習慣了“開夜車”的考生如果將“夜車”一直開下去,很可能在考試對應的時間段犯困,以致精神無法集中,興奮不起來。
比較適宜考生的睡眠時間是22時30分至6時30分。一般來說,考生在這段時間入睡既能保證睡眠質量,也比較符合常規的生物鐘,最終的具體時間標準要以考生的自我感覺為準。結合高考各科目的考試時間,考生最好在上午和下午相應的兩個時間段內使自己保持最佳興奮狀態。
當然,調整生物鐘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慢慢來,切忌一步調整到位。如果考生以往都是凌晨才準備入睡,切不可馬上就調整為晚上22時睡覺。因為人體生物鐘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進行很大調整。這種事倍功半的做法可能會造成考生輾轉難眠,嚴重的會導致焦慮失眠。
相關專家建議,考生可先嘗試提早半個小時入睡,適應后再慢慢過渡,調整好生物鐘后還要注意保持。
部分中學會在考前一段時間安排考生在家自主復習。這期間,考生更要注意時間安排。高考兩天,每天中午都有一段休息時間。在平時學習中,大多數考生沒有睡午覺的習慣,因此到了考試當天,很可能會出現中午睡不著的狀況。休息不足有可能影響下午考試的發揮。所以,考生要利用自主復習的幾天時間,養成午睡的習慣,最好每天堅持午睡一小時。調整好后就不要再隨意將生物鐘打亂。如果睡眠作息不定時,生物鐘難以適應興奮點與疲勞點,還容易降低身體免疫力,導致感冒等疾病的發生。所以,考生要盡快調整好生物鐘迎接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