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讀后成績下降的大有人在 另謀出路也大有所為
每年到了7月中旬,很多高分考生徘徊在復讀與上高職十字路口上。其實復讀并不適合每個考生,不能意氣用事:去我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學,否則不撞南墻不回頭,考生要理智分析自身情況。據統計,每年參加高考的往屆生已經突破了10%。但是并非所有復讀生都能將成績提高,復讀后成績反而下降的人大有人在。
復讀生一般可分幾種情況
第一種是原來的基礎很差,高考沒考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下決心復讀要把基礎補上,來年再考;
第二種是在高一、高二時放松了學習,到了高三下學期才開始努力,成績立即有明顯進步,雖然沒有考上大學,但樹立信心,認為復讀一年后肯定能考上;
第三種是認為高中未遇名師,如果求學環境改變可能提升成績而復讀;
第四種是認為自己有實力,只不過當年高考考砸了,高考成績與平時成績有較大差距,希望復讀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第五種是高考成績可以念名校的高職專科,但考生心中裝的是本科夢或對名牌大學情有獨鐘,也決定復讀。
第六種是同學之間相互影響,結伴共同走“復讀”的道路。
當然還有其他選擇復讀的情況。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復讀
復讀后成績提高的空間差別很大,提高成績最大的那部分學生第一次高考分數大概在300分到400分之間,他們有一定的基礎,但知識點掌握不系統,需要有好的老師在復讀補習時點撥,形成自己的知識網絡層面,這類考生一般能提高50-70分左右。
而460-530分或以幾分之差沒能考上本科院校的高分考生,一般復讀考分上漲的空間較小,其原因高分考生希望明年考得更好,對分數的期望值很高,焦慮的心情使神經變得敏感而脆弱,這種高壓力往往導致高考發揮失常,故高分復讀后成績反而下降的人大有人在,甚至有復讀一二年的,成績始終沒有太大的變動,總是距本科錄取線差一點。
如果是考生成績一般,家長強迫考生復讀,考生迫于無奈,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都差,再次參加高考,成績更難有提高。
某高中復讀班的輔導老師作過統計,復讀班學生55%的成績下降,30%持平,只有15%提高,其中只有5%能提升一個批次。
可以這樣說,考試發揮失常、知識基礎好的同學可以考慮復讀,而學習成績一般,提高潛力不大的同學就不太適合復讀;本人有積極性、有毅力、心理壓力承受力強的同學可以考慮復讀,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不強的同學就不太適合復讀。
走進復讀行列是需要勇氣的
幾乎對每一個復讀生來說,從高考失利或錄取學校不如意到決定復讀,這中間所經歷的思想斗爭是極其激烈而復雜的。高三的日子畢竟是緊張而難忘的,放棄高職再去走那么一段刻骨銘心的日子,對身心都是一種壓力和考驗,絕非每一個人都能承受。
因此,是否復讀要有自己的冷靜分析,要三思而后行。
是“復讀”還是上高職走“專升本”之路
“專升本”是國家為扶持高職專科的一項措施,可以使更多的高職專科畢業生進入本科院校深造。從部分名牌高職專科院校公布情況看,“專升本”比率較高,一般占據報考人數40%左右,個別的高職院校“專升本”升學率達到50%以上,所以上高職專科走“專升本”的道路也是一個明智的人生選擇。
“復讀”與“專升本”是以不同的學習渠道進入共同的理想目標,但其特點與優劣不同,從以下幾個方面比較,供考生和家長參考:
①就讀時間。“復讀”是“一加四等于五”,即“復讀”一年、本科四年共五年。專升本是“三加二等于五”,即高職專科三年、本科兩年共五年。從就讀的時間來看,兩條路子是同樣的。
②升本概率。對一些離高考本科錄取線差距較大的考生來說,“復讀”升本的道路要比專升本的道路更艱難。比如去年高考成績在460-500分之間的考生,在名校高職專科院校就讀以后“專升本”的概率比較高,而“復讀”升本科的概率較低。
③心理壓力。“復讀”的考生一般心理壓力較大,焦慮、急躁,對分數特別敏感,這種心態往往制約高考真實水平發揮,造成成績不理想,再次與本科錄取線擦肩而過。而在高職專科就讀的考生,心理平靜,競爭有序,對于將來“專升本”的所考科目有充足時間認真準備,且高職院校任課老師在畢業前半年將“專升本”學生集中起來,進行逐科目輔導,有針對性沖刺。若該畢業生就業安置也有眉目,在這種心態下進行沖擊,“專升本”心理壓力小,水平往往能真實或超常發揮,考上自己理想的本科院校。
④復讀成本。復讀需要成本,省內相關地市一些補習學校一年的學費高達近萬元,很多家庭難以承受。
⑤就讀風險。復讀存在風險不必再贅述,“復讀”以后,如果考不上本科,浪費一年的學習時間,再次“復讀”,若干未知因素困擾,理論上存在考不上本科的概率。而在高職專科就讀以后,即使不能“專升本”,也有高職專科的文憑,能夠學到一些專業的知識與技能,為人生跨入社會奠定了基礎。
⑥人生鍛煉。如果“復讀”,還是在原來的中學里面讀書,環境條件依舊如此。而進入了高職專科院校以后,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這里畢竟是普通的高等院校,各方面的條件與設施一般要比中學好,會提前進入到高等院校學習與生活,在這里會提前得到人生的鍛煉與磨練。
可以概括地說,在高職院校就讀,走“專升本”之路,仍然可以實現自己上本科的大學夢。
在此還有一點想與考生和家長溝通:在我國高等教育尚未普及的情況下,人人都上本科不現實,都上理想的大學和專業更不現實。高職專科畢業生均可升入高一級學校繼續深造。但是也要提醒考生,填報志愿一定要慎重,自己不打算上的高職專科院校,不要輕易去填報。
上高職大有可為
中國自古有“學而優則仕”等傳統觀念,社會上普遍重學歷而輕技能,人們對具有高學歷的、高層次的管理人才倍感青睞,而對從事技能型崗位不抱太大熱情。社會關注的是財富而不是勞動,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擇業觀念。令人欣慰的是,通過這幾年的人才市場供需情況調整,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定位、對學歷的要求正在發生變化,學歷高消費正在降溫,研究生找不到工作的現象也很平常。市場需求決定了高職學院培養的技術型人才將會受到歡迎。
考生和家長對學院類型選擇要有正確的認識,決定一個人職位的,往往不是想要什么,而是市場需要什么、學生本身能力和特長是什么。尤其是在高考錄取率成倍增長而社會就業需求沒有大幅度增加的狀況下,更應在自我職業生涯設計中準確定位。由此我們鄭重提示那些高考成績低于本科錄取線的考生:一定要冷靜做出是否復讀的決定;在就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人才觀念正發生跨越式變化的今天,就讀于一所教學質量較好的高職院校成為就業率高的技術型人才也是一個難以拒絕的理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