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為您解說十三種常見的高考招生詐騙手段
今日,我省2014年高考分數線及考生成績公布,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將全面展開,在此期間往往會出現形形色色的招生詐騙活動。記者日前專門就招生詐騙問題采訪省公安廳刑警總隊,請民警為廣大考生詳解高考招生詐騙。
一、冒充高校招辦人員行騙
不法分子自稱某高校招生人員,攜帶高校招生宣傳資料,在取得家長的信任后,強調錄取的難度,暗示考生及家長慷慨出手。
二、混淆文憑教育形式蒙騙
不法分子有意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蒙騙考生。
三、謊稱“特殊”關系哄騙
不法分子自稱是高;蚴≌修k某領導的熟人、親戚、朋友,聲稱自己有辦法讓達到二本分數線的考生錄取到重點院校,達到專科分數線的錄取到本科院校。
四、謊稱“內部指標”誘騙
不法分子偽造文件、私刻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假冒高校招生人員,謊稱手中掌握有某某高校“內部指標”、“機動計劃”、定向招生計劃等。
五、號稱“自主招生”拐騙
不法分子利用自主招生政策,誤導學生家長,聲稱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數線,花上數萬元即可錄取。
六、定向招生、委培詐騙
不法分子向考生家長許諾可以降分錄取,騙取定向委培費。
七、獨立學院違規招生行騙
前些年少數高校獨立學院未經批準超計劃招生,受到了查處。一些不法分子借機說事,四處行騙。
八、軍校招地方生名義詐騙
不法分子編造有軍校的地方指標,甚至偽造印章和部隊證件,騙取考生家長錢財。
九、租用高校校舍詐騙
不法分子租用高校校舍、校外學生公寓,打著高校的旗號進行招生詐騙。
十、本科“補錄”旗號行騙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及其家長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點,打著本科補錄旗號行騙。
十一、利用錄取信息進行詐騙
高校招生期間,不法分子鉆家長和考生信息不暢的空子,本屬于正常投擋和錄取的,卻向考生家長邀功請賞。
十二、利用網絡詐騙
不法分子在互聯網上設立虛假招生網站,聲稱可以代辦入學,讓考生取得正規學籍、文憑。
十三、幫忙轉華僑生詐騙
不法分子聲稱可以辦理在外國學習檔案、長期居留證、出入境證明資料,將考生身份轉為華僑生,然后利用國家對華僑生特殊的招收政策進入名校。
考生及家長應提高警惕,應通過正規渠道了解招生政策,通過省級招辦和高校指定的方式查詢確認錄取結果,勿存僥幸心理、勿信不實傳言,若有疑惑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核實,避免上當受騙。同時考生、家長、學校要提高保密意識,加強互聯網站數據庫系統、內部工作網絡信息保密,嚴防不法分子侵入學校資料庫,竊取考生資料,實施各類違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