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安排最后6天沖刺時間 輕松應對高考
2015年6月7日,高考正式打響。而剩下的6天時間里,考生們該如何充分利用剩余的時間呢?從下面一些考生及專家們的意見,我們將得出結論:“總復習”的節奏應該降下來,休息成立高考前最重要的主題。前幾天時間還是主要在學校進行自主復習。
【復習】保持“手感”最重要
1.最后一周,應怎么復習?
每天作個規劃,不要鉆研難題
揚州中學高三年級組組長吳夢雷表示,“每天的時間都應精打細算”。他建議:考生前一天睡覺前,應對第二天的學習花15分鐘時間做一個規劃,規劃要切實可行,不要貪大求全,以免完成不了挫傷信心。復習的內容宜集中在知識體系的梳理和回顧上,題目少做一些,尤其不要再去鉆研難題,主要做一些中檔題即可,目的是保持“手感”。另外,要多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強化信心,要有一種“舍我其誰”的氣概:“既然避不了,那就讓它來吧。”
2.那么多門,怎么看得完?
主要抓住語文和數學這兩科
對于考試前焦慮,認為“復習不完”而手足無措的考生,吳夢雷也給出了建議。“眼下重要的是突出重點,勿平均用力,江蘇高考語數外三門科目算總分,其中尤以語文和數學為重,我以為,主要抓住這兩科。具體來說,要緊扣知識體系,把一輪復習資料上的知識內容過上兩三遍,多下來的時間用來看題目,時間多就多看一些,時間少就少看一些,且題目最好是高考真題。”他也強調,在高考中一點錯不犯是不現實的,關鍵是減少低級錯誤。“考前可以在腦海中把考試的場景過上兩遍,減少陌生感,這對降低錯誤率很有幫助。”
3.考前最后一天,注意什么?
和平時差不多,不要強制早睡
他認為,根據經驗,首先,考生起床和休息的時間應和平時差不多,略寬松一些,不要強制自己睡覺,否則如果睡不著反而會增加心理壓力;其次,復習看書的內容宜集中在語文和數學兩科上面,英語還有8日早晨半天準備,因此6日那天就不必看了,兩門選修也是如此。最后,飲食可以清淡一些,看書累了,可以出去散散步,但最好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也不要和太多的人聯系,盡量讓自己清靜一些,避免不必要的情緒波動。
【心理】中等強度緊張,成績最佳
1.考生壓力大,如何排解?
可以聽音樂、適當運動等
昨日一位家長咨詢:面臨高考,每位學生程度不同地感到焦慮、緊張,有人說這是高考心理綜合征,那么,怎樣才能做到“心理減壓”?
對此,蘇北醫院心理科醫生童萍表示,這屬于一種應激狀態。“人們在面對對自己來說比較重要的事件時,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緊張、擔心、害怕。這是一種正常的反應。緊張的情緒和表現成績之間,呈倒U型關系;只有在中等強度的緊張情緒的時候,成績才會表現得最佳。”因此她建議,考生如果覺得自己的情緒過于緊張,可以通過聽音樂、適當的運動等方式適當放松;在考場上,可以通過調節呼吸節律,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深呼吸的方式來緩解緊張。
2.家長也很緊張,怎么辦?
幫孩子找到方法應對壓力
除了考生有壓力,不少家長也感到隨著高考臨近壓力增大。童萍表示,“有些家長甚至對孩子的考試表現得沒有信心,比孩子更緊張、更焦慮。事實上,情緒是會相互影響相互傳染的。因此,家長要特別留意自己的情緒及產生的原因,盡量讓自己的情緒保持穩定,防止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有壓力是正常的,我們要做的是幫孩子找到一些方法應對壓力。因為這是一場現實的考試,完全消除壓力是不太可能的。”童萍說,最后一周內,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只有付出比別人更多或更加努力,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鼓勵孩子為自己的理想去拼搏,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將壓力轉化為動力,為自己的未來去努力。
【飲食】和平時差不多就行啦
1.孩子辛苦,要不要多補補?
飲食量不要增加太多
“有家長擔心孩子營養不足,想為孩子多補腦,高考期間甚至以大魚大肉伺候考生。這其實是不對的。”揚大附中一位資深高三班主任表示。“考前飲食不要刻意改變,在臨考前數天及考試期間,飲食量都不要比平時增加太多,尤其考試期間飲食不要做太大的變動,應和平時保持一致。”
還有家長喜歡在考試期間為孩子煲“老火靚湯”,心意雖好,效果卻不一定好。老師表示,適當煲湯是可以的,但沒必要天天煲湯。臨考前跟平常的飲食改變太大,考生的腸胃一下子調整不過來,反而不是好事。“因為正值夏天,煲湯應以清淡為主,適當補充一些紅蘿卜、核桃、粟米等營養價值高但又不油膩的食物。同時,煲湯不宜煲太久,最好不要超過2小時。”
2.孩子喝咖啡提神,行不行?
可以喝一些,但不要太濃
不少考生有喝咖啡的習慣,考前為提神喝咖啡甚至成了一些考生的“必修課”。對此,老師建議,考試前可以喝一些茶及咖啡,但一定不要太濃。因為濃茶及濃咖啡都有興奮的作用,會影響考生睡眠質量。“特別要提醒的是,咖啡因的作用會使人產生尿頻,影響考生的臨場發揮,因此考生不宜在考試前喝過多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