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傳大女研究生被殺事件 告知女大學生應注意的安全問題
近期,中國傳媒大學的一位女研究生被同學誘騙殺害,令人唏噓不已。最近還接連發生了數起女生遇襲遇害的事件,年輕女性的安全問題再次引發關注。
痛定思痛,僅有同情和嘆息是不夠的。要總結血的教訓,要找到防護的方法,降低悲劇再次發生的幾率。梳理一下,計有三道防線。
首先,要強化安全意識。現代社會中,安全意識不是降低社交頻率,大門不出二門不邁;而是在人際交往、協同中有警戒線意識。哪些行為危險系數較高,心中要有數,一旦有人試圖突破底線,腦子里的警燈一定要亮起來。很多姑娘有認知誤區,陌生人是危險的,不要和陌生人多說話;熟人是值得信任的。其實,建立安全警戒線的法則,正需要對事不對人。深夜邀您到單獨空間,再熟,也需要掂量。
有了意識,還需要安全技術。網上有句話叫“危險來臨時,給歹徒一個不傷害你的理由”,實際上是用自我保護措施和手段,震懾歹徒,防患于未然;或者在侵害發生時盡可能地保護自己。例如,營造“有人跟我在一起”的氛圍,趕走不懷好意者的騷擾;遵循“行蹤時時有人掌握”的程序并有效表達出來,震懾潛在危害人。還可以采用一些防身器物,學會一兩個“防狼”招數,應備突發情況。
意識和技巧的養成,離不開安全教育。著名童話作家鄭淵潔有本書叫《皮皮魯送你100條命》,防范危險從娃娃教起,還到學校去講座,宣傳“背心和褲衩覆蓋的地方別人不能碰”,這事特別好。可是,大中小學都要有系統的安全教育,不能光指望一兩個作家、一兩次講座。
家庭教育上,有句俗語叫“女要富養”,其實,不如換個說法,叫“女要自養”。什么意思?富養,指讓姑娘吃過見過,降低外界的誘惑力。可是,總有些東西是家庭給不了的。比如,夢想。富養作用其實有限。自養,指的是平時逐步讓孩子養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別把安全防務包辦了。孩子總要長大,長久呆在家長的羽翼下,家長護不住的那一天,怎么辦?該不該自保、怎樣自保,這是一道復雜函數,不能指望她一下就會啊。在安全防護上,也要舍得“斷奶”、逐步訓練。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為了不發生悲劇,做好自我防護,怎么強調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