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南藝校園“蝶變”之美——暑期基建工地見聞
工地里的繁忙與嘈雜打破了暑期校園本應有的冷清與寂靜。黃瓜園的基建戰場上,一場戰高溫、斗酷暑、爭分秒、搶進度的工程攻堅戰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盛夏的南京,一日勝過一日的高溫印證著她“火爐”的盛名。基建后勤系統的干部職工頭頂烈日,堅守在學校各個施工現場,經受著持續高溫的考驗。他們犧牲休息時間,為南京藝術學院基本建設、基礎設施改造忘我地工作著。7月26日下午,校園記者走訪遍布學校的各個工地,切身體會到了他們的辛勞,也感受到了“南藝大工地”里的另一種美。
下午3:00的美術館工地,地面溫度已接近50度。熾熱的陽光像是摻雜著一把把辣椒面,鋪灑在每一塊裸露的皮膚上,讓人感到火辣辣的疼痛。耳邊持續傳來的金屬切割聲,不停地刺激著耳膜,“炎熱”在這里急速轉化為一種更加難以忍受的“燥熱”。
只要靜靜地站立幾分鐘,豆粒大的汗珠便會滾滾而下。然而,經過短暫的午休,工地里的工人們已經工作了一個小時。據基建處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為了保證工程進度,學校各主要施工現場的幾百名工人每天都要從“雞叫”干到“蟲鳴”。
辛苦的不只是工地上的工人,還有學校基建處、后勤保障處等部門的干部職工。
在演藝大樓施工現場,一場突如其來的陣雨為工地帶來了一絲清涼,然而緊接著從地面蒸騰而起的一股股熱氣,卻讓這絲清涼轉瞬即逝,留下的依舊是桑拿房般的悶熱。雨剛停下,基建處處長顧新躍便出現在了施工現場。一位工程負責人告訴說,暑假里幾乎每天都會在工地看到顧處長和他的同事們。基建處和后勤保障處的工作人員開玩笑地說,今年暑假對他們來說只是“名義”上的。“為了搶抓暑假施工的有利時機,我們每周要工作6天,周日還要安排一半人員值班,工作強度絕不比平時弱。”
相對于身體上的疲勞,更大的挑戰來自精神上的壓力,而“時間”則是最大的難題。
據介紹,44、45幢宿舍樓,美術館和演藝大樓是學校基建的三大工程。其中,兩幢宿舍樓必須8月底全部完工,開學前交付使用;演藝大樓須在9月初完成大部分工程;美術館也必須在10月底確保施工完畢。
在這三項工程中,美術館建設難度最大。在剛剛攻克圓弧屋頂的鋪裝難題后,大量的概念化設計元素和復雜的內部工程結構,也讓內部施工充滿挑戰。“為了攻克難題,趕上工程進度,我們每周召開的各種技術商討會、工程協調會起碼在3次以上。”基建處工作人員介紹說。
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是與計劃緊緊相扣的工程進度:44、45幢宿舍樓主體建設已經完工,進入到室外水電工程階段;演藝大樓已全面開始室內裝修工程;美術館的內部建設正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之中;體育場的改造工程也正式啟動實施……
百年校慶的腳步正日益臨近,所有南藝師生都在期待著校慶前的那個煥然一新的美麗校園。如同人們往往驚嘆于蝴蝶的艷麗斑斕,卻鮮有人關注化蛹成蝶的痛苦與掙扎。其實,蝶變的過程也是一種美,這是一種堅忍之美,奉獻之美。(宣傳部)

美術館施工現場

美術館戶型屋面已基本完工

美術館室內工程正有條不紊地進行

工人們正在拆除44幢宿舍樓上的腳手架

一位工人正在搬運建材

演藝大樓施工現場

學校體育場改造工程已開始施工
更多有關"美術館,工地,工程,施工現場,演藝"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南京藝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