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大學生為村民免費修家電
“快去看看,有城里來的大學生幫忙修電器哦。”7月17日,博羅縣麻陂鎮曲潭村村民爭相轉告。原來,惠州學院電子科學系師生23人來到曲潭村免費為村民維修家電。同學們還向村民展示自己制作的電子產品,讓村民大開眼界。此外,他們還為當地的貧困學生捐贈了一批圖書和文具。
7個小時為村民修好家電61件
17日上午9時許,博羅縣麻陂鎮曲潭村村委會一樓大廳里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記者看到,地面上擺滿了電吹風、電磁爐、電飯煲、DVD機等壞了的家電,這些家電外表大都布滿厚厚的灰塵或是深淺不一的銹跡。長條桌上,惠州學院電子科學系的學生正在忙碌地拆卸這些壞家電,檢查問題所在,然后進行維修。只見他們手拿檢測儀器,有條不紊地檢測電器電路,對有問題的地方進行焊接維修。炎熱的天氣使大學生們的額頭、嘴角、手臂早已滲出顆顆汗珠。
在場的村民也沒有閑著,他們一邊看大學生維修家電,一邊站在一旁從中學習基本的維修技術。村民溫漢清聽說今天有大學生來到村里免費維修家電,早早就把家里壞了的電風扇拿過來修。“這風扇已經壞了兩三年了,雖然現在已經買了新的,但是一直舍不得丟掉。拿到鎮上去修,路途遠還要維修費,劃不來。”溫漢清說。一位大學生只用了半個小時,就把電風扇修好了。插上電源,風扇“呼呼”地旋轉起來,這讓溫漢清十分驚喜。
談到這次免費維修活動,村民溫覺伯坦言,剛開始他對大學生能否修好他們的電器還是將信將疑的。畢竟農村的電器都比較老舊,修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沒想到他們那么能干,我今天找來了3件壞家電給他們修,全都被修好了。”溫覺伯豎起大拇指贊不絕口。
參加活動的大學生王勇欽則表示,他們在學校也會搞一些義務維修活動,但維修的東西大多是鼠標、耳機和電吹風等學生常用的小家電。而這次下鄉維修的電器多是電風扇、電磁爐、音響等家電。“特別是DVD機、功放機等電器我們以前沒有修過,這的確給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但只要稍加研究,轉變一下思路還是能修好。”王勇欽說。截至當天下午4時止,大學生們已經為村民免費修好了61件電器。
捐贈愛心書籍,科技展搬進村
“哇,這個旋轉的輪子上面竟然能清晰地看到發光的字體。”在曲潭村村委會一樓大廳另一角,同學們為村民辦起了科技作品展,引得村民連聲感嘆。
記者看到,電子科學系的同學們將自己制作的旋轉LED、電子萬年歷、空調風扇一體化智能切換節能系統等作品向村民展示,并逐一講解,宣傳科普知識。
在科技作品展旁邊的一張桌子上堆滿了書籍和文具。據惠州學院電子科學系學生團總支書記古愛瓊介紹,為了開展好這次下鄉服務活動,他們從今年6月就開始籌備了。這次活動除了免費幫村民維修家電外,還贈送了一批書籍和文具給當地貧困學生。“整整一個月,我們發動系里的學生干部到全校每個宿舍收集同學們閑置不用的書籍,然后捐給這里的孩子們。”古愛瓊說。
“來,大家休息一下,吃石榴。”年逾七旬的村民溫婆婆提著兩袋石榴出現在活動現場,現場頓時沸騰了起來。大學生們接過石榴,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溫婆婆說,她家的電飯煲、電吹風全都被大學生修好了,為了感謝他們,她摘來了石榴給大家嘗嘗。“石榴是自己家種的,不值錢,就是想謝謝他們。”溫婆婆樂呵呵地說。不久,又有一位村民將自己種的花生煮熟了拿過來給同學們吃。
自編 《用電安全手冊》向村民宣傳用電常識
當天下午3時許,村民送來的家電已經被維修得差不多了。于是,10名大學生被抽調出來入戶向村民宣傳用電安全知識,他們敲開每一戶村民的家門時,手里還拿著自編的《用電安全手冊》。“叔叔您好,我們是惠州學院的學生……”大學生曾永輝敲開了村民溫大叔家的門。一進門,他就向溫大叔遞上《用電安全手冊》。那是一本僅有七八頁紙的黑白小冊子,但是里面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如何購買家電、家用電器使用的注意事項等常識。
溫大叔連忙請曾永輝進屋喝茶,而曾永輝走進溫大叔的家就開始觀察家電的擺設和線路架設情況。當看到電視機、DVD機、音響、飲水機的電線凌亂地堆在一起,一些電源插頭、插座、電線直接就放在地面上時,曾永輝提醒道:“電線拖在地面上容易絆倒人,電源插頭、插座應該布置在小孩子接觸不到的地方。”曾永輝一邊說著,一邊動手將電線重新整理一遍。半個小時的工夫,原本凌亂不堪的電線被整理得井井有條,安全隱患也被一一消除。“我不懂這方面的知識,聽輝仔說了我才知道,幸好在沒有出意外之前就糾正過來了。”溫大叔說。

(本報記者王品端 文/圖)
來源:惠州日報7月19日B2版http://e.hznews.com/paper/hzrb/20120719/B2/1/
更多有關"村民,家電,維修,修好,惠州"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惠州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