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高水平博士實踐團重科研解難題
時間:08-27 來源:北京林業大學 出處:m.jssxjxsb.com
近日,水土保持學院山西吉縣暑期社會實踐團在吉縣蔡家川流域開展了為期二十天的“探尋森林與水文關系”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活動以“讓綠色流進黃河,讓荒嶺變成青山”為主題,通過組建由博士生帶隊的實踐團隊,在山西吉縣開展了野外調查、綠色宣講等活動。
本次實踐活動采用野外調查,室內實驗等方法,利用雨量計、烘干箱、徑流小區等實驗器材,分別獲得最新的坡面產流、樹干流、林內降雨、枯落物持水、土壤呼吸入滲及蒸發等數據。同時分別對油松林、刺槐林、次生林做林內調查、生物量分析等,以此了解晉西黃土區造林實際情況。
在實踐過程中,隊員利用業余時間以面對面交流的方式,為當地居民宣傳綠色環保知識,將《環境保護法》以及新《水土保持法》向村民進行詳細的解讀宣傳,起到了積極的效果。
實踐隊通過將最新數據與歷史數據耦合校正的方法,所得出的結果表明,當地近年來致力于植樹造林,由于森林本身需要水分,使得水資源總量尤其是地下水資源量逐年降低。對造林情況的調查顯示,當地的林分結構并不合理,出現“小老樹”的情況嚴重,這主要是地下水資源匱乏引起。
據悉,該實踐隊會結合本次實踐結果,進一步探尋森林對水資源的具體影響方式,并提出解決辦法,切實為當地解決農業生產建設中的難題,以提高該地區的生產效率和發展水平,對當地發展提出建設性和指導性意見。(A21)
更多有關"吉縣,水資源,實踐,林內,水土保持"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北京林業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