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學子深入實踐“下鄉”支農
暑假期間,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的集貿市場十分熱鬧,鄭州大學法學院青年志愿者在這里開展“送法下基層”活動。青年志愿者們設置了法律咨詢臺,把印有法律小知識的宣傳單發給來來往往的行人們,他們還到賣貨攤邊詳細了解生意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活動中,法官和大學生互相配合為前來咨詢的群眾耐心細致地解答各類法律問題,發放各類法律宣傳資料1000余份。
“別看他們年紀小,分析起來頭頭是道,還給了我這個普法小冊子,為我們解決了一些法律常識方面的問題,對今后的生活很有幫助,希能這幫娃們常來。”村民張紅蘭說。據了解,這已經是鄭州大學志愿服務隊利用暑假扎根在確山縣普法實踐的第六個年頭了。
“雖然我國大力進行普法宣傳活動,但農村中仍有許多人對司法工作的認識存在著誤區。這次學校與法院合作為我們提供了這個了解鄉鎮普法情況并對現實問題進行法律解答的機會。”參加普法宣傳活動的李方同學告訴記者。
到確山縣的暑期實踐服務隊只是鄭州大學34支暑期實踐服務隊伍中的一支。大學生黨員實踐隊深入到焦裕祿工作過的蘭考縣,學習領會焦裕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強化黨性修養;有的實踐隊還奔赴青海玉樹、四川都江堰、云南保山等邊遠山區開展支教支農等服務活動。“學校在山上,我們要把米面帶到山上去自己做飯,還沒有新鮮蔬菜,雖然比那些在省內進行的隊友們辛苦,但是想到我們能夠為閉塞山區的孩子們打開一扇文明之窗,便也不覺得有什么苦了。孩子們都很可愛,可是那里的教育實在太落后了,我們將不遺余力地一直幫助他們,并帶回我們的見聞,呼吁更多的人們關愛他們。”在云南保山支教的學生黎曉雨用“不支教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來概括自己的支教收獲。
截至目前,鄭州大學今年暑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仍在熱火朝天地進行中。雖然實踐的時間有限,但同學們的收獲很多。“我感覺自己就像當年的知識青年‘下鄉’一樣,接受了勞動人民的再教育,感受到中原經濟區建設的如火如荼,最大的感受就是不深入基層,不能真正了解民生,知識和能力不單純是書本上機械的說教,更要在實踐中親身操作,做社會的有用之材才是當代大學生的成長方向!”談及社會實踐期間的感受,外語學院孟小童這樣說道。
暑期社會實踐正是大學生“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的有效平臺。校團委每年都積極組織開展大學生“三下鄉”和“四個一”社會實踐活動。在2012年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全校共組建了200余支社會實踐小分隊,其中國家級重點團隊2個,省級重點團隊17個,校級重點團隊34個,實踐內容與形式包括政策宣講、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企業攻關、醫療服務、法律援助、志愿服務、社會調查、專題調研、支教扶貧、文藝演出等方面。不僅為生活在純真校園的莘莘學子提供了接觸社會的寶貴機會,深化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又讓實踐地真切感受到學校為回饋社會作出的貢獻,雙方受益、雙方共贏。鄭州大學版權所有,禁止非法轉載!2012-08-24 12:03:59
更多有關"確山縣,實踐,普法,支教,鄭州大學"的文章請點擊進入鄭州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