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代表隊參加全國計算機博弈錦標賽取得優異成績
8月18——20日,“東大杯”第二屆全國大學生計算機博弈大賽暨第六屆全國計算機博弈錦標賽在東北大學舉行。中南大學首次參賽即獲得優異成績,應用軟件研究所自主開發的Mygo圍棋軟件喜獲大賽季軍(一等獎)。

本次比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機器博弈委員會主辦,大賽設有圍棋(包括19路、13路和9路)和中國象棋等13個項目,吸引了來自全國多所著名高校和的科研院所的177支隊伍參加角逐。

中南大學的圍棋軟件開發起始于2010年初,為了追趕國內外的眾多研究者,武坤教授帶領應用軟件研究所同事們聯合數學院、圍棋文化研究中心和中國棋院等多方力量成立了“中南大學圍棋人工智能和圍棋思維教育研究小組”,經過兩年多的研究和開發,Mygo圍棋軟件初步成形,在此次參加大賽“圍棋”項目的所有隊伍中,中南大學的參賽軟件研發時間最短,設備相對簡陋,但課題組根據對計算機圍棋的深刻理解,采用數學的思維來描述圍棋博弈過程,提出了開發圍棋軟件的新思路和新理論,從而改變了目前的圍棋軟件全部都是以索引和遍歷為主的局面。新理論的應用使得Mygo軟件能夠在較少的知識庫、規則庫和較弱的設備計算能力情況下達到了較好的對弈水平,并在比賽交流過程中得到了參賽同行專家們的高度贊賞和認可。
附小資料:
計算機博弈(也稱機器博弈),就是讓計算機能夠像人一樣進行思考和博弈,是人工智能領域中的重要研究內容和發展方向,其中的國際象棋和圍棋也是“圖靈機”的重要研究對象,自1997年“深蘭”軟件戰勝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后,全世界范圍中包括法國科學院MOGO團隊、美國GNU團隊、日本ZEN團隊、韓國銀星小組、臺灣大學團隊、中山大學陳志行教授、北京郵電大學LinGo團隊等在內的一大批科學家開始向“圍棋”軟件發起沖擊。
圍棋可以說是人類迄今為止最為復雜的博弈游戲,其棋盤點數為361(國際象棋或中國象棋只有64個點),對弈過程的變化數至少是361!,復雜性要遠遠超過所有的其它游戲,古人就有“千古無同局”之感慨,而實際上這個量已經超過了宇宙中原子數量的總和。
更多有關"圍棋,博弈,軟件,團隊,國際象棋"的文章請點擊進入中南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