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喜迎5900余名新生
時間:09-18 來源:東華大學 出處:m.jssxjxsb.com
9月14-15日,東華大學迎來了2012級新生。今年東華大學共招收本科生3760名,研究生216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同學在秋高氣爽中踏入東華校園,開始了他們的大學生活。黨委書記朱紹中,校長徐明稚,黨委副書記浦解明、殷耀,副校長宋立群、陳招應、邱高,校長助理章國新等親臨迎新一線,在地鐵站迎新點、新生報到處、新生宿舍、慈善愛心屋看望新生,慰問迎新工作人員。各學院及相關部處負責人15日也早早來到報到處,迎接新同學的到來。
為了讓每一位新同學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學校完善工作細節,精心設計個性化服務,為新生順利入學做了充分準備。
新設備、新老師 迎新進行時
在兩個校區,記者發現每個學院的報到點都裝有一個在超市結賬時常見的掃描槍。據研究生部的有關老師介紹,東華大學今年的迎新工作,采用條形碼掃描等電子信息化操作,比手工輸入查快捷了很多,縮短了學生排隊等待的時間。因為簡化了入學手續辦理流程,效率提高不少,現場秩序井然。服裝學院新生小顧說,證件查驗好,再掃描一下就辦好了,真的很快。
嶄新設備亮相的同時,更讓人關注的是年輕的迎新團隊的新面孔。朱紹中書記在服裝學院的報到點前,詳細了解了學院現在的輔導員隊伍結構,鼓勵新進青年教師扎實工作,幫助新同學盡快適應大學生活。記者發現,今年很多剛剛留校工作的教師都加入到了迎新工作的隊伍中,把教書育人的實踐前移至了迎新入學第一站。
東華大學就是你們的東華大“家”
人文學院的大一新生索朗央金9月13日就來到了學校,個頭小小的她已經和大學城的老鄉學姐熟絡起來。索朗央金的父親癱瘓多年,母親一人靠低保拉扯三個孩子,家庭經濟很困難。在“綠色通道”咨詢臺前登記辦手續的她顯得安心多了。徐明稚校長關切地對她說:“有困難和學校講,只要學習好,經濟問題學校會幫你解決的。”徐校長還親手給索朗央金送上了學校的愛心大禮包,“東華大學就是你們的東華大‘家’。”學生處的老師也關心地告訴央金,可以在愛心屋的“親情驛站”免費給家里打個電話,好讓父母放心。
為了能讓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進入大學后安心學習,今年東華大學一如既往地為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打造現場對接的“綠色通道”,不讓一個新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
據了解,東華大學今年的困難學生比例仍占15%左右。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大一新生小戴說,聽了“綠色通道”負責老師的介紹,她得知,通過學費貸款、助學金、勤工助學、紅綠卡等方式可以解決學費和生活費,“這下我可以安心學習了!”小戴高興地說。據學生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更加方便學生,今年的“綠色通道”簡化了以往新生先到學院進行困難認定、分管領導簽字等流程,無須通過學院審核,新生直接可在“綠色通道”,由工作人員根據家庭困難材料等信息判斷困難情況后,辦理緩交學費、生源地貸款、校內貸款等手續。所有報到日在“綠色通道”搜集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息,在迎新工作結束后由學生處統一反饋各學院。由于今年研究生都是公費生,走“綠色通道”的新生少了許多。但也有少部分研究生經濟非常困難,近期要交的各項費用難以支付,“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幫助他們解了燃眉之急。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宋珺介紹說,除了當天的“綠色通道”外,學院還會組織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一對一訪談,全面掌握困難學生的心理和家庭狀況。
另外,每個通過“綠色通道”的新生都可以領到一張價值100-200元的愛心券,憑券到慈善愛心屋選購中意的學習生活用品。在愛心屋還有熱情的學生志愿者在貨架前,細心地告訴初來乍到的新同學“什么是學習生活最需要的”,建議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更實惠地選購物品。
個性化服務只為方便學生
在活動中心人文學院新生報到點的桌子上,擺著幾盒顯眼的黃色名片。走近一看,才知道這是該學院的新生輔導員在給自己首度“推廣”呢。新生輔導員董曉光7點不到就到了活動中心,一上午忙得不亦樂乎。他把一位新生的報到材料整理好,最后在上面放上一張自己的名片,交到學生手中。就是這張小小的名片讓很多第一次離開父母的新生們在東華找到了家的感覺。機械學院的家長接待點,更是把提前準備好的學院分管領導和輔導員聯系卡放在最醒目的位置。這一做法,讓那些不善言辭和交際的家長有些意外的驚喜。
此外,為了更好地解決報到當天從教育超市到宿舍樓下,這最后不到一公里的行李運送問題,學校有關部門還特別在通往宿舍區的幾個路口安排專門的電動車輛,幫助新生將新購的床上用品、隨身行李等及時送到宿舍。這一做法受到了很多家長和新生的歡迎。
在紡織學院新生宿舍27號樓下,記者看到在咨詢桌上放著一疊紡織學院學生會精心制作的《2012新生完全生存手冊》,從圖書館借閱規則、食堂介紹,到大學城周邊娛樂&生活、考證信息……一應俱全。讓新生足不出“舍”,便可掌握不少松江大學城新生的必備攻略。
東華廣播臺也在15日播放了精心制作的迎新專輯,“12級已經來了,10級怎能不老呢?”讓在一食堂門口路過的新生輕松一笑。
報到日當天,松江、延安路兩個校區內人流如織,一派熱鬧景象。2012級新生報到工作進展總體順利。在人流量、車流量比平日增加數倍的情況下,并沒有發生交通堵塞的狀況,各主干道都暢通有序。校區的每個路口都有2-3名保衛人員負責車輛疏導和人員指引,保衛處專門組織人員提前看點,定點定人,確保迎新工作的順利進行。14-15日,有近200名學生志愿者在松江新城地鐵站、虹橋火車站、報到大廳、宿舍樓大廳等地按時按崗堅守服務,地鐵站的志愿者更是堅持到深夜最后一班地鐵離站,他們才撤崗。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不少學院都在15日下午或晚間安排了新生家長會,讓新生和家長們與學院領導、輔導員、專業導師面對面交流。
報到日,對每個新同學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洋溢在臉上的不僅是興奮還有自信。東華,為你們敞開的不僅是熱情歡迎的雙臂,更是一個夢想起航的港灣。
更多有關"新生,綠色通道,迎新,學院,學生"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東華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為了讓每一位新同學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學校完善工作細節,精心設計個性化服務,為新生順利入學做了充分準備。
新設備、新老師 迎新進行時
在兩個校區,記者發現每個學院的報到點都裝有一個在超市結賬時常見的掃描槍。據研究生部的有關老師介紹,東華大學今年的迎新工作,采用條形碼掃描等電子信息化操作,比手工輸入查快捷了很多,縮短了學生排隊等待的時間。因為簡化了入學手續辦理流程,效率提高不少,現場秩序井然。服裝學院新生小顧說,證件查驗好,再掃描一下就辦好了,真的很快。
嶄新設備亮相的同時,更讓人關注的是年輕的迎新團隊的新面孔。朱紹中書記在服裝學院的報到點前,詳細了解了學院現在的輔導員隊伍結構,鼓勵新進青年教師扎實工作,幫助新同學盡快適應大學生活。記者發現,今年很多剛剛留校工作的教師都加入到了迎新工作的隊伍中,把教書育人的實踐前移至了迎新入學第一站。
東華大學就是你們的東華大“家”
人文學院的大一新生索朗央金9月13日就來到了學校,個頭小小的她已經和大學城的老鄉學姐熟絡起來。索朗央金的父親癱瘓多年,母親一人靠低保拉扯三個孩子,家庭經濟很困難。在“綠色通道”咨詢臺前登記辦手續的她顯得安心多了。徐明稚校長關切地對她說:“有困難和學校講,只要學習好,經濟問題學校會幫你解決的。”徐校長還親手給索朗央金送上了學校的愛心大禮包,“東華大學就是你們的東華大‘家’。”學生處的老師也關心地告訴央金,可以在愛心屋的“親情驛站”免費給家里打個電話,好讓父母放心。
為了能讓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進入大學后安心學習,今年東華大學一如既往地為每一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打造現場對接的“綠色通道”,不讓一個新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
據了解,東華大學今年的困難學生比例仍占15%左右。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大一新生小戴說,聽了“綠色通道”負責老師的介紹,她得知,通過學費貸款、助學金、勤工助學、紅綠卡等方式可以解決學費和生活費,“這下我可以安心學習了!”小戴高興地說。據學生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更加方便學生,今年的“綠色通道”簡化了以往新生先到學院進行困難認定、分管領導簽字等流程,無須通過學院審核,新生直接可在“綠色通道”,由工作人員根據家庭困難材料等信息判斷困難情況后,辦理緩交學費、生源地貸款、校內貸款等手續。所有報到日在“綠色通道”搜集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息,在迎新工作結束后由學生處統一反饋各學院。由于今年研究生都是公費生,走“綠色通道”的新生少了許多。但也有少部分研究生經濟非常困難,近期要交的各項費用難以支付,“綠色通道”第一時間幫助他們解了燃眉之急。理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宋珺介紹說,除了當天的“綠色通道”外,學院還會組織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一對一訪談,全面掌握困難學生的心理和家庭狀況。
另外,每個通過“綠色通道”的新生都可以領到一張價值100-200元的愛心券,憑券到慈善愛心屋選購中意的學習生活用品。在愛心屋還有熱情的學生志愿者在貨架前,細心地告訴初來乍到的新同學“什么是學習生活最需要的”,建議他們根據自己的情況更實惠地選購物品。
個性化服務只為方便學生
在活動中心人文學院新生報到點的桌子上,擺著幾盒顯眼的黃色名片。走近一看,才知道這是該學院的新生輔導員在給自己首度“推廣”呢。新生輔導員董曉光7點不到就到了活動中心,一上午忙得不亦樂乎。他把一位新生的報到材料整理好,最后在上面放上一張自己的名片,交到學生手中。就是這張小小的名片讓很多第一次離開父母的新生們在東華找到了家的感覺。機械學院的家長接待點,更是把提前準備好的學院分管領導和輔導員聯系卡放在最醒目的位置。這一做法,讓那些不善言辭和交際的家長有些意外的驚喜。
此外,為了更好地解決報到當天從教育超市到宿舍樓下,這最后不到一公里的行李運送問題,學校有關部門還特別在通往宿舍區的幾個路口安排專門的電動車輛,幫助新生將新購的床上用品、隨身行李等及時送到宿舍。這一做法受到了很多家長和新生的歡迎。
在紡織學院新生宿舍27號樓下,記者看到在咨詢桌上放著一疊紡織學院學生會精心制作的《2012新生完全生存手冊》,從圖書館借閱規則、食堂介紹,到大學城周邊娛樂&生活、考證信息……一應俱全。讓新生足不出“舍”,便可掌握不少松江大學城新生的必備攻略。
東華廣播臺也在15日播放了精心制作的迎新專輯,“12級已經來了,10級怎能不老呢?”讓在一食堂門口路過的新生輕松一笑。
報到日當天,松江、延安路兩個校區內人流如織,一派熱鬧景象。2012級新生報到工作進展總體順利。在人流量、車流量比平日增加數倍的情況下,并沒有發生交通堵塞的狀況,各主干道都暢通有序。校區的每個路口都有2-3名保衛人員負責車輛疏導和人員指引,保衛處專門組織人員提前看點,定點定人,確保迎新工作的順利進行。14-15日,有近200名學生志愿者在松江新城地鐵站、虹橋火車站、報到大廳、宿舍樓大廳等地按時按崗堅守服務,地鐵站的志愿者更是堅持到深夜最后一班地鐵離站,他們才撤崗。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不少學院都在15日下午或晚間安排了新生家長會,讓新生和家長們與學院領導、輔導員、專業導師面對面交流。
報到日,對每個新同學來說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洋溢在臉上的不僅是興奮還有自信。東華,為你們敞開的不僅是熱情歡迎的雙臂,更是一個夢想起航的港灣。
更多有關"新生,綠色通道,迎新,學院,學生"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東華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返回到頂部你應該還會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