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專題報道湖北工業大學科研服務社會成就
9月20日,《科技日報》在頭版以《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人才技術科》為題,對湖北工業大學加強科研創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為區域經濟騰飛提供智力保障進行了專題報道。全文如下:
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人才技術庫
——湖北工業大學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散記
李學鋒 劉曙甲 陳凌
8月26日,湖北工業大學(簡稱湖工大)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副教授、博士胡圣飛,與河北衡水中鐵建工程橡膠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協議,為該公司研發“免揭型高分子自粘膠膜(非瀝青類)防水卷材”,徹底解決隧道、地鐵等工程防水問題,使用壽命要求達到50年。這是胡圣飛的第12個企業科研項目,是湖工大今年數百個企業項目中的一個。
近年來,湖工大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新材料、生物工程、機械制造、橋梁建設、精細化工、信息技術、工業設計等多個領域,著力解決企業、行業面臨的實際技術難題,為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自己的心智。
2011年6月1日,國內首條擁有完全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年產90萬噸礦渣微粉生產線正式投產,產品質量指標達到國家各等級要求,系統裝備全部實現國產化、大型化,總投資比國外同等生產線節省40%。這條由湖工大土木建筑與工程學院田健教授課題組和武漢天沐科技公司聯合完成的生產線核心技術,經過近兩年的潛心研究才告成功。安陽湖波水泥集團公司董事長劉金林說,這項關鍵技術在集團公司實施后,不僅經濟效益十分可觀,更重要的是為企業發展壯大、提高核心競爭力提供了技術與設備保證。
“高能耗、高污染”是制約我國傳統釀造發酵行業轉型升級的兩大瓶頸,湖工大陳茂彬博士的釀造技術團隊,針對這一技術難題開發了獨特的人工窖泥培養、生物酶酯化、復合功能菌強化制曲等一系列生產創新關鍵技術,對釀酒、發酵調味品的傳統釀造工藝和設備進行了標準化、現代化改造。團隊與枝江酒業共同完成的科研成果“濃香型白酒釀造微生物及其發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獲2009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有效解決了新窖老熟和釀造廢棄物綜合循環利用等共性技術難題,為企業新增利稅4.5億元。團隊與白云邊酒業共同完成的“濃醬兼香型白云邊酒發酵生產關鍵技術研究”成果達國際先進水平,在白云邊酒業成功運用,為企業新增利稅3.1億元,節約糧食1.5萬噸。
該校生工學院教授陳雄與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發并獲得2011年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的科研成果“功能酵母及其衍生產品生產關鍵技術”,成功解決了功能酵母及其衍生產品開發與應用中遇到的一系列技術瓶頸,開發出的系列產品國內市場每年以30%速度增長,市場占有率達50%;國外市場每年以50%速度增長,已經出口到14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2010年年底累計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創匯1.2億美元。稻花香集團、江蘇洋河集團等省內外多家企業紛紛來校洽談尋求項目合作。
目前,學校已先后與省內50多家企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僅在機械制造領域,學校就與省內京山輕機、宜昌長機等10多家企業簽訂協議。2011年該校與宜昌長機合作的“500—2500系列高速精密數控插齒機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成為湖北省科技重大專項,獲批500萬的研發經費。
該校黨委書記周應佳說:“作為一所省屬重點工業大學,為湖北省的‘跨越式發展、工業強省、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提供人才及科技支撐,是學校職責所在。”
近年來,湖工大改變過去就項目談項目的方式,嘗試實施“一體化”服務理念,逐步建立起以行業需要為核心,促進學校多學院多學科與企業、行業開展深度合作,提供專業化、系統化、個性化的全面服務體系,為湖北企業、行業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學校瞄準湖北汽車行業的巨大發展空間,集合優勢資源為該行業提供一體化服務。該校機電設計研究院為國內數十家汽車企業完成相關汽車制造裝備生產線的設計與生產;該校機械學院董仕節教授團隊研發的973計劃項目“點焊電極表面振動電火花熔敷TiB2及TiC涂層技術”,在東風汽車公司車身廠、輕型車公司推廣應用,并向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福特公司提供產品。該團隊的“車載水解制氫用鋁合金制備的關鍵技術”在轎車上試驗應用,能節油12%和降低排放達到40%以上。
該校農機院陳源博士團隊的發明專利“一種車用周期性阻尼結構及其減振降噪方法”成功運用到東風S30等3款轎車中,降噪達到5dB,直接節省成本1000多萬元;該校化環學院胡圣飛教授團隊專門在輕質環保車用材料上進行研發,盡可能在保證汽車強度和安全性能前提下,減少消耗、降低污染;該校質量工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則為汽車設備生產線的在線質量檢測等方面提供了大量技術服務;該校藝術設計學院大量的作品被應用于汽車外形、汽車內飾等工業設計;而該校管理學院也為汽車生產企業的各項管理活動提供技術咨詢、管理流程設計、策略研究、評價體系構建、信息化等方面的服務。
該校校長劉德富介紹說,湖北省科技廳發布2011年度湖北省高校服務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排行榜,湖工大進入前十名,居省屬高校之首。
劉德富說,學校目前擁有省、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各類校企研發中心、科技成果轉化中心20個,多項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并被成功應用于企業,其中與武漢大橋局科梁科學研究院合作的“大體積混凝土裂縫評定與防治”科研成果已經被17家企業應用,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鏈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2-09/20/content_520756.htm
更多有關"該校,湖北省,企業,湖北,工大"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湖北工業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