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二冬獎學金”暨人文學院校友基金舉行啟動儀式
10月5日,在煙臺大學中75班相識25年聚會上,煙臺大學副校長江林昌與人文學院院長蘭翠共同為“孟二冬獎學金”暨人文學院校友基金揭幕,標志著以被胡錦濤總書記稱贊為“為人師表,品德高尚”的全國模范教師孟二冬冠名的人文學院校友基金正式啟動。
中75班是孟二冬1988年—1990年在煙臺大學執教時,擔任過班主任的唯一的班集體,也是當年學校的優秀班集體。今年是該班入校相識25周年。5日下午校友們在當年上課的3教301教室召開了一次特別班會,重溫大學生活,暢談20多年的經歷和感受。大家全體起立為孟二冬老師的英年早逝肅立默哀,共同追思班主任孟二冬老師為人為學為文的優秀品質和高尚情操。大家為有孟二冬這樣的老師而自豪,孟二冬的精神一直激勵著大家在平凡的崗位上愛崗敬業、竭盡所能將工作做好。大家畢業后從最基層的農村、工廠、學校做起,腳踏實地,盡職盡責,努力成長。全班現有5名縣處級干部、14名科級干部,有6位同學創辦了自己的企業,2名同學在加拿大和香港發展,其他同學大都成為所在單位負責人和業務骨干。而且已經有6位同學的孩子也到煙大求學,跟父母成為了校友。大家深感沒有恩師和母校就沒有現在的自己,覺著應該為孟二冬老師、為母校做些什么。后經全班同學討論商量,決定以班集體為首倡者,發起設立“孟二冬獎學金”(人文學院校友基金)以班級首批自愿捐贈款項設立獎學金種子基金,旨在資助人文學院品學兼優的貧困學子順利完成學業,以此紀念恩師孟二冬,傳承孟二冬的精神,為人文學院和煙臺大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期盼著在人文學院和母校的組織宣傳下,“孟二冬獎學金”(人文學院校友基金)能不斷吸收校友乃至社會捐贈,讓基金數越來越大,以造福越來越多的煙大學子,為煙臺大學做越來越多的事情。
5日晚煙臺大學副校長江林昌與人文學院院長蘭翠共同為“孟二冬獎學金”暨人文學院校友基金揭幕。江林昌副校長代表學校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感謝校友對母校的支持和幫助,對“孟二冬獎學金”的設立給予了高度評價,稱這是學校校友工作的又一重要成績,不光提供了一個校友反哺母校的平臺,更是傳承孟二冬精神,積淀大學文化的重要載體;對大學生的教育培養、校風學風建設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新聞鏈接:
孟二冬(1957-2006),生于安徽宿縣,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國古代文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到北大清華援建的煙臺大學工作。1991年到北京大學攻讀博士生學位,后畢業留校任教。2004年3月,孟二冬主動要求參加了北京大學對口支援石河子大學教學的工作。他在劇烈的咳嗽中堅持講完最后一節課,倒在講臺上。經醫院診斷,他已患食管惡性腫瘤。
2005年12月上旬,胡錦濤總書記是從一篇題為《北大教授孟二冬“嘔心瀝血鑄師魂”事跡感人》的文章中,了解到孟老師潛心治學著述,一心教書育人、強忍病痛折磨圓滿完成邊疆支教任務的感人事跡,并做出重要批示。
2005年12月9日,胡錦濤總書記委托國務委員陳至立代為看望孟老師。陳至立在教育部長、北大校長和書記等陪同下,專程來到孟老師家中,傳達了總書記對孟老師事跡所作的“為人師表,品德高尚”的高度評價,代總書記向孟老師表示問候。
2005年12月22日,人事部 教育部授予孟二冬老師“全國模范教師”榮譽稱號;2006年1月26日全國總工會授予孟二冬老師“五一勞動獎章”。
2006年2月12日,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中央舉行的元宵節聯歡晚會上,兩次向北大校長問起孟老師的病情。2006年4月16日上午,受胡錦濤總書記委托,國務委員陳至立再次到醫院看望病危中的孟老師。
2006年4月22日,孟二冬因病醫治無效于北京逝世,享年49歲。正在國外訪問的胡錦濤總書記專門打來電話表示哀悼和痛惜,對其親屬表示慰問,并交代在追悼會上以個人名義送上花圈。
胡錦濤總書記的親切關懷,深深感動了孟老師的家人。為了表達對總書記的感激之情.5月25日,孟二冬女兒孟菲給總書記寫了一封信。總書記很快就于6月9日回了信。總書記在回信中,高度贊揚孟老師摯愛中華文化,學習、研究中華文化,以模范行為詮釋和躬行中華文化精髓,把有限的生命全部用來報效祖國和人民,號召各行各業人們認真學習孟二冬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
更多有關"孟二冬,老師,校友,總書記,胡錦濤總書記"的文章請點擊進入煙臺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