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領文經科技創新小組走南闖北之“老徐駕到”
----記機電工程系優秀教師徐廣
《工程制圖》這門課程,多數理工科生都會學到。在文經提到這門課程,同學們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老徐”,從08年至今,“老徐”一直奮戰在教學一線,率領著文經科技創新小組研發作品、參加比賽,于是科研小組內便有了“老徐駕到,定會載譽而歸”這句“箴言”。對于“老徐”這一稱呼,機電工程系教師徐廣也欣然接受,帶著同學們的愛稱,他繼續著自己已經12年但依舊樂此不疲的教學生涯。
犀利眼神,課上“不放過每一個學生”
“老徐的眼神是很有殺傷力的,別看老師眼睛不大,上課稍不留神,就會被他‘請教’”,文金班的一位同學說道。“我上課的時候對學生要求比較嚴格,知識是一環扣一環的,一個環節的失誤會導致整個知識結構的破壞。看到學生上課犯困或者走神現象,我會請教他們問題,讓他們到黑板上畫圖講解”,徐廣老師笑著說道,“課堂上,我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學生”。
心寬體胖,心里“容得下每一個學生”
徐廣老師所帶的文車103-1班同時被評為優良學風班、紅旗團支部。緊湊的工作安排,并沒有使他絲毫減少對班級學生的關心,無論是生活還是思想方面。“印象最深的是08級的一位學生,現在已經畢業了,還保持著聯系”,徐廣老師說道。據了解,李同學老家是四川,是汶川地震災區,家里的房屋、田地均被毀,當時李同學也情緒低落,一直抱有退學想法不去上課,老徐反復做了一個多月的思想工作,并幫助他申請助學金,使李同學順利完成大學學業。“現在那小子發展得不錯,在成都就業了”,老徐欣慰地說道。學生有困難,找老徐。
樂于創新,善于開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努力培養有創新意識應用型大學生,是我一直對自己的要求”。徐廣老師同時給文車10級兩個班講授專業基礎課,每次課上都刻意引導學生思維開闊、同一問題多種思路、發散性思維,突出創新意思。同時引入最新的專業知識、配合大量前沿科技影像資料,既結合實際技術又開闊視野。課堂氣氛活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徐廣老師所帶四個班中的學生在2011年山東省大學生機電創新大賽中榮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熱愛實驗,帶領學生設計、制作作品“征戰”全國
“我比較喜歡做實驗,研發作品,平時喜歡看書,給自己充充電,”在徐廣老師的指導下,煙臺大學文經學院學生自己制作的機電作品獲2010年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大賽二等獎,2010年、2011年、2012年山東省大學生機電創新設計競賽一等獎,2012年全國第五屆節能減排大賽二等獎等眾多獎項。今年8月作為指導教師(獨立)指導的《“一路無油”混合動力休閑車》項目參加省大學生機電創新比賽獲一等獎(省廳級)。并被評為省級優秀指導教師。“老徐天天都會和我們一起討論,給予我們指導,不論是課上還是課下”,“他常常對我們說,做人要老實本分,做事要認真負責,這可是名言,老徐對我們老說是良師,更是益友”,大學生科技創新協會會長顏浩說。
“每次帶著學生,帶著我們的作品參加全國比賽,都特別自豪,和重點高校一起站在領獎臺上充分證明了我們的實力,我們的作品有低成本和高性能的特點,這也是這個團隊共同努力的成果。創新、細心、團結,我們無所畏懼。創新,在路上。”徐廣老師說道。
徐廣老師擔任過文機、 文車四個班的班主任,全年為本專科學生講授《工程圖學》、《工程制圖》、《二維三維CAD》、《三維CAD基礎》、《工程圖學與計算機繪圖》五門課,并指導生產實習、畢業設計,在較為繁重的工作量下,徐廣老師依舊保持著奮發向上的沖勁,帶著他的熱情,帶著他愛著的學生們征戰全國。
王莉君

更多有關"學生,老師,機電,帶著,創新"的文章請點擊進入煙臺大學文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