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武漢工程大學“雙專業一體化”培養復合型人才
基礎學科與專業學科整合帶來優勢互補
武漢工程大學雙專業一體化培養人才
本報訊(記者 黃興國 通訊員 王國海 實習生 任秦玉)近日,武漢工程大學畢業生程致拿著市場營銷和英語兩個學位,以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優秀的英語水平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被某國企正式錄用。在武漢工程大學,像程致這樣獲得雙專業學位的學生還有很多,雙專業一體化培養出的復合型拔尖人才也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改革緣于和企業的一次交流。一位國企老總向學校訴苦,說目前招聘的人要么專業水平高,英語不行;要么英語水平高,專業水平不行,在對外商談中總處于劣勢。之后,該校副校長王存文又到多家企事業單位調研,發現這是普遍情況。為適應市場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學校于2006年開辦了“英語+法學”、“英語+市場營銷”兩個實驗班,并將該項目命名為“E+”。
“E+”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避免形成兩個專業的簡單拼盤。為此,“E+”將雙專業一體化作為項目成功的關鍵。通過管理一體化,外語學院、法商學院和管理學院對學生實施共同培養,共同管理。其次是教學一體化。學校制定了雙專業一體化的綜合培養方案,將兩個專業的核心課程有機整合成一個教學計劃,學生修完全部課程,可獲得兩個本科學士學位。為提高“E+”項目人才培養質量,學校先后從國內外引進數十名具備復合型知識結構的中青年教授。同時,學校在校內外聘請了數十位外語及相關學科的知名學者、教授、博導擔任雙專業學生的導師,幫助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學習和研究能力。
“E+”項目實施幾年來,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關注。2012年9月,湖北省教育廳組織了“E+”項目的成果鑒定會,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E+”雙專業一體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和實踐,在教學理念、培養過程、管理機制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我們又開展了‘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法學+環境工程’等更多跨學科雙專業教學,力爭培養更多高素質、復合型的國際化人才,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學校黨委書記吳元欣表示。
更多有關"專業,培養,英語,學校,兩個"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武漢工程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 06-04華南師范大學2014年招生章程
- 06-04江南大學2014年本科生招生章程
- 06-04廣州中醫藥大學2014年招生章程
- 06-04新鄉醫學院2014年招生章程
- 06-04東北農業大學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 06-04內蒙古大學2014年招生章程
- 05-29復旦大學2014年招生章程
- 05-29第二軍醫大學2014年招生計劃
- 05-29同濟大學2014年本科招生章程
- 05-28太原理工大學2014年招生章程
- 首都師范大學歷年錄取分數線查詢
- 香港理工大學歷年錄取分數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