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學院與惠城區簽訂全面合作協議 大力提升院地合作水平
本網訊 10月19日,惠州學院與惠城區人民政府全面合作簽約儀式在惠城區行政中心隆重舉行。惠城區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黃干強,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周文高,區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嚴玉全,區委常委、區政府常務副區長林利育,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凌戰,區政府副區長葉淑斌,區政協副主席吳愛華以及各鎮、街道領導,企業代表,惠州學院領導楊海濤、彭永宏、趙日興、李韶春、賴美琴、黃小妮和福巡視員楊小清等參加了本次協議簽訂儀式。儀式由林利育同志主持。
儀式上共簽訂了三項協議:彭永宏院長與周文高區長分別代表雙方簽訂了《惠城區人民政府與惠州學院全面合作協議書》;惠州學院科研處和小金口街道辦事處負責人分別代表雙方簽訂了《小金口街道辦事處與惠州學院全面合作協議書》;惠州學院科研處與惠城區科技企業負責人簽訂了《企業與惠州學院全面合作協議書》。
黃干強同志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說,惠城區與惠州學院進行產學研全面合作,是一項有利于惠城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工作的一件大喜事。惠城區和惠州學院同區同城,兩者歷來有良好的院地合作基礎。近年來,區屬企業和惠州學院有關部門的產學研合作非常密切,成效顯著。據統計,區屬企業和學院的合作項目達60多項,其中政府立項有40多項。合作有利于雙方的共同進步,有利于人才、優勢的對接和互換,有利于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的發展。他表示,近年來,惠城區高度重視科技發展,取得較好成效:科技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科技創新成果不斷凸顯;科研經費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平臺不斷夯實。他希望惠城區與惠州學院的合作能做到:一、進一步提升合作的層次和規模,努力建立一個城區發展的人才庫、專家庫、智囊團。二、進一步提供優秀服務支持,結合城區的優勢,共建優秀畢業生培訓基地。三、進一步加強合作的領導與協調,建立長效機制,使合作常態化、制度化。
惠州學院楊海濤書記也發表講話。楊書記首先代表學院感謝了惠城區長期以來對惠州學院的大力支持。他說,本次雙方簽訂全面合作協議是學院與區政府的大事、喜事,是院地合作由表層到深度的大跨越。尤其是在目前惠州學院響應國家教育計劃,高舉“協同創新”大旗的背景下,將更有利于學院與惠城區今后在資源共享和科技創新上的攜手共創。楊書記說,惠州學院與惠城區的良好合作基礎主要體現在地緣優勢、人緣優勢、校友優勢和情緣優勢等四個方面。惠州學院和惠城區雙方需要在項目、選題對接點、行動機制上形成良好的合作點,努力達到互利共贏。
楊書記表示,按照國家的“2011計劃”,雙方要把良好的資源進行結合、融合、裂變,使院地合作發展進入快速期。為此,惠州學院加大服務地方的力度,把服務地方作為惠州學院的重點定位,推進雙平臺建設和應用學科的建設;大力推行特色辦學,充分意識到特色辦學是地方院校生存發展和競爭力的體現;增強惠州學院師生的國際視野,聘任外教,實行師生涉外交流學習,加強與外國院校的合作交流等。他希望惠城區在全面合作協議的基礎上給惠州學院更多全方位的支持,也祝愿惠城區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上一如既往走在惠州前列。
主持者林利育同志表示,區政府與惠州學院簽訂全面合作協議,區部分街道和科技企業分別與學院科研處簽訂合作協議,是惠城區和惠州學院產學研合作的一件盛事,也是惠城區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優化發展環境,集聚創新要素,打造科技強區的具體體現。他希望雙方全面加強政產學研交流,推動簽約項目不斷深化和產業化,促進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努力實現互利共贏,攜手發展。

彭永宏院長與周文高區長簽訂《惠城區人民政府與惠州學院全面合作協議書》

惠州學院科研處和小金口街道辦事處簽訂《小金口街道辦事處與惠州學院全面合作協議書》

惠州學院科研處與惠城區科技企業簽訂《企業與惠州學院全面合作協議書》

會議現場

合影
(梁德滋/文 馬海林/圖)
更多有關"惠州,學院,城區,合作,協議書"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惠州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