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典禮】張勇傳:教育是為社會培養人才
文新社訊 9月18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迎來了建校以來的第十一個開學典禮。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名譽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勇傳,出席了本次開學典禮。文新社記者就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十年發展及“個性化教育”等方面問題對張勇傳進行了采訪。
文新社記者: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今年剛舉行十周年校慶,您同樣見證著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十年發展歷程,在您眼中,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十年來取得了哪些進步和飛躍?
張勇傳:文華學院在建校的前十年里已建立起基本構架,在硬件設施上,文華用十年的時間打造出一個可供學生學習、生活的校園,工程實訓樓、新圖書館相繼建立,這也證明了文華十年來的發展。在人才培養方面,自實行了“個性化教育”的教育理念之后,文華學院的教學理念就由學生“接受性”學習轉變為學生主動探究實踐。十年來“個性化教育”的教學理念逐漸培養出了一批適應社會的實用性人才。
文新社記者: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的發展已進入下一個“十年”,您對于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下一個“十年”的發展規劃,有怎樣的建議和期待?
張勇傳:文華學院的第二個“十年”應該是發展與提高的十年。我認為在第二個“十年”里,文華應繼續堅持“個性化教育”,深入開展學生實踐學習的課程。在文華學院建校初期我就說過,教育是為社會培養人才。無論我們的學校是公辦大學還是獨立院校,我們創辦學校的初衷都是為社會培養應用性人才。
文新社記者: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個性化教育已開展多年,取得一定成績,您對于進一步開展“個性化教育”有什么看法?
張勇傳:“個性化教育”是真正為了學生,為了教育而提出的。我希望文華學院能夠將“個性化教育”這個新的教學思想繼續發揚下去,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實用性人才。
文新社記者: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學子都非常喜歡您,希望得到您的寶貴人生經驗,您對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新生有什么忠告?
張勇傳:新生剛剛步入大學校園,可能不太習慣過于自由的生活。我想告訴他們,人生最大的老師就是興趣,我們是因為好奇才去探究,我們也會因為有興趣才會排除一切困難去學習,去了解,去創造。我想說世上本沒有創新之路,探索的人多了就成了創新之路,而這條路需要我們的學生與教師們一同走過。
(文字編輯:胡雅婷)
更多有關"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個性化,教育,記者"的文章請點擊進入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