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重慶印象”傳媒中心記者獨家專訪第七屆創意中國設計大獎優秀獎獲獎師生
編者按:在日前舉行的“2013第七屆創意中國藝術設計大賽”中,建筑學院黃香琳、彭晨、黃智尚設計小組的作品《商業街外部空間設計》獲得大賽環藝設計類三等獎,黃智尚、徐琰蕾設計小組的作品《商業街設計》和秦羽潔、劉潤深設計小組的作品《林業博物館設計----萌芽》分別獲得大賽環藝設計類優秀獎。指導教師曹藝凡獲指導教師獎。傳媒中心記者對獲獎老師曹藝凡及獲獎學生秦羽潔,黃香琳、黃智尚進行獨家專訪。
記 者:參加了本次設計大賽你們有沒有什么想法和感悟?
黃智尚:我們參加這次比賽是曹老師組織并鼓勵我們參加的,很感謝曹老師為我們爭取了這次機會。通過這次比賽收獲也非常大,學到了很多在課堂上無法學到的東西,對建筑設計也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秦羽潔:在比賽中曹老師給了我們很多幫助與指導,我們在深刻了解設計的同時也意識到了團隊協作力的重要。
記 者:那能講講在準備比賽期間你們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黃香琳:比賽前我們主要根據自己設計主題進行實地調研,對地形、地域文化都做了深入分析。
黃智尚:我們同時還進行了大量的案例分析,現狀分析。找到設計的側重點,分析當地文化的特色。
記 者:比賽期間你們有沒有遇到什么困難呢?
黃智尚:準備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困難,像版面設計時問題就很多,可能稍有一點不注意就會把作品毀掉。還有就是在進行設計說明和分析圖時,我們要清晰準確的表達出我們的設計理念,稍有不對可能就無法準確的向評委闡釋我們的主題。
秦羽潔:我們在設計中不但要把當地特色凸顯出來,同時還要使自己的設計融于周圍的環境,是自己的設計像是自然生長出來的而并非人為強加上去的。
記 者:這次比賽是創意設計,能講講你們的創意點在哪嗎?
黃智尚:我的設計主要是以“重慶印象”為主題,結合山城特色進行設計。重慶主要的地貌特征就是水石交融,在設計中我圍繞這個地域特色為大家展現出傳統的山地特色。
黃香琳:我和黃智尚的設計主題是相同的,但我們倆個的設計方向是完全不同的。我的設計主要以重慶新區為背景,意在表現出重慶現代化城市建設,以流動空間體現出城區的發展。
秦羽潔:我的設計主題是“林業博物館”,這個設計是以貴州山林景觀為背景,表達對自然資源的保護,使建筑與資源相融合。我通過對當地地形的理解,周圍環境的現狀認識,將人與自然與建筑有機的融合在一起。
記 者:曹老師,你好。這次你帶領他們參加比賽,在這個過程中您覺得他們還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呢?
曹老師:從比賽中來看,他們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加強,比如版面設計還需更細致全面,案例分析做的不夠仔細,做設計說明和分析圖時他們也時常會遇到些瓶頸,這些都是需要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的改進和加強。
記 者:那您在平常上課的時候是怎樣要求他們的呢?
曹老師:我平常上課會非常嚴格,可能有時候他們的設計有一點點不合適,我都會讓他們重畫。這個要求并不是在為難他們,只是我覺得他們的設計想法很好,很有價值,如果在一些細小的地方出問題會很可惜。每一個設計者都需要對自己的作品負責。(傳媒中心 姜鑫)
更多有關"設計,老師,重慶,他們的,比賽"的文章請點擊進入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