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院士應邀來校指導工作并講學











10月24日下午,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教授應邀來湖南科技大學指導,考察了湖南科技大學機械設備健康維護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先進礦山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深海資源勘探技術與裝備實驗室等機械工程學科實驗研究基地,并高度肯定了湖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科科研水平。
下午4點,剛剛抵達湖南科技大學的李培根院士,就馬不停蹄地在校長劉德順、副校長陳安華及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機電工程學院、重點實驗室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參觀了機械工程學科的各科研實驗中心,對各實驗設備的功能、特色做了深入了解。在深海資源勘探技術與裝備實驗室,了解了湖南科技大學牽頭的國家863計劃深海鉆探技術設備后,李培根手指著深海巖芯取樣器稱贊道:“這很前沿啊,現在就是要把海洋技術發展起來。”
參觀完實驗室,李培根來到先進礦山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會議室,同湖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科科研人員以及相關專業研究生一起座談。
座談會前播放的學校合并組建十周年宣傳片首先向李培根展示了學校歷史淵源和辦學成就。座談會上,校長劉德順感謝李院士能在百忙之中來校指導工作,并用“三個三”和“三個最”介紹了湖南科技大學基本概況。“學校有三萬多學生、三千余名教職工和三千畝地”,劉德順風趣地說,“湖南科技大學是中國近代最偉大領袖毛澤東故鄉的高校;是國內最具綜合性的大學,既能培養‘鉆山打洞’的學生,也能培養‘唱歌跳舞’的學生;是號稱發展得最快的地方綜合性大學。”
工程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學軍介紹了湖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科的發展歷程、人員隊伍建設、基本現狀及發展成績,還介紹了以機械動力學研究、機械設備故障診斷與健康維護研究、深海探測裝備研究為特色的各個實驗科研平臺,并衷心感謝華中科技大學對湖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科的支持。
李培根表示自己早就有來湖南科技大學交流的愿望。他衷心地說:“此次來到科大有太多的沒想到:沒想到科大的發展這么快,沒想到科大的科研走得這么前沿,沒想到科大的機械學科實力這么強,沒想到科大作為一所內陸省屬高校能在深海研究上下大功夫。”
李培根指出,21世紀各國紛紛實施“海洋戰略”,我國也在未來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了要成為“海洋大國”的夢想,目前,我國的船舶海洋研究,尤其是海洋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迫切需要強有力的技術設備支撐,他充分認可湖南科技大學對深海可燃冰、頁巖氣開發利用、深海鉆探技術等方面的研究。“這是一所有科研活力的大學,你們的機械學科十分有特色,作為華中科大機械學科的教授,我真心感到你們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你們對深海的研究讓我不由得肅然起敬。”李院士鄭重地評價,他希望能和湖南科技大學在機械學科上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
座談會后,李培根同湖南科技大學機械學科科研人員展開了交流。他針對青年教師提出的“教師應該怎樣處理教學與科研的關系”這一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教學與科研本不應該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在教學中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思維,極易對教師的科研給予啟迪和幫助;同時,科研水平的提高,能使教學更加生動活潑,也能使教學更具深度廣度。他鼓勵大家,特別是“大牌教授”們不能單單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去教學,更不能簡單地把學生當做生產線上的產品,而是應當努力去貼近學生,崇尚教學。
李培根還在劉德順校長的陪同下參觀了湖南科技大學校園。
當天晚上,李培根在俱樂部給科大學子做了一場精彩的演講。他用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故事,闡述了傳統文化對于中國教育的宗旨、內容、方式、關系等各方面產生的深刻影響,告誡大家發揚傳統文化要重視人性、悟道、自由發展和獨立人格等積極因素。校黨委書記田銀華,校長劉德順,副校長陳安華、朱川曲、李琳,以及相關職能部門和學院負責人到場聆聽。
新聞鏈接:
李培根,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專家。1948年出生于湖北省武漢市。1987年畢業于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華中理工大學機械學院院長。現任華中科技大學校長。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長期從事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領域的教學及科研工作。發表科技論文近百篇,出版專著3部,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1999年獲得美國SME/CASA頒發的“大學領先獎”(University LEAD Award)。2005年、2009年分別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目前還擔任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專家委員會成員、教育部機械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六屆理事會副會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全國高校制造自動化研究會理事長、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
更多有關"湖南,科技大學,機械工程,深海,學科"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湖南科技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