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杰出音樂家《梁祝》創作者何占豪帶您領略音樂之美
本網訊 我們都聽說過《梁山伯與祝英臺》故事,聽過音樂碟、看過電視劇,但是原創者親身指揮演奏交響樂版《梁祝》您就不一定能親眼親耳欣賞得了吧。1月5日晚,《梁山伯與祝英臺》創作者、中國杰出音樂家、世界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先生親臨惠州學院金山湖體育館,與惠州學院交響樂團合作,給師生奉獻了一場雅俗共享的音樂會。學院副院長賴美琴、劉國棟以及惠州市有關部門的領導出席了音樂會。
伴隨著主持人的介紹:“哪里有太陽,哪里就有中國人;哪里有中國人,哪里就有《梁祝》。”80歲高齡的何占豪教授步履輕盈地走到指揮臺,用洪亮的聲音向觀眾問好。他用詼諧的語言跟大家介紹了創作《梁祝》時的小故事,贏得觀眾們熱烈的掌聲。何占豪說:“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梁祝》?因為,它來自于民間,大家都熟悉。我創作《梁祝》就是受了農民的啟發。”
在現場指揮樂曲時,何占豪按照曲目主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觀眾解釋了曲目故事發展情節、創作時的想法以及各種樂器如何配合等,他說:“大提琴就是梁山伯,小提琴就是祝英臺。這兩種樂器的對搭,描寫的是梁祝在草橋亭雙雙結拜的情景。”在何占豪的指揮下,樂團演奏者們傾情投入到演奏中,小提琴激昂的曲調,與大提琴渾厚的聲響互相交錯,演繹著一曲悲傷的愛情故事。
與此同時,惠州學院音樂系師生在音樂會上分別演奏或演唱了《春節序曲》、《東江情》、《瑪依拉變奏曲》、《黃河鋼琴協奏曲》、《臨安遺恨》以及何占豪教授的作品曲目。
美妙的旋律響徹體育館,音樂會不僅給了師生視覺與聽覺的震撼,還使他們對音樂背后的故事有了更多了解和感悟。外語系林同學說:“今晚真是大飽耳福,我第一次聽交響樂,覺得交響樂很好聽。《梁祝》的旋律特別熟悉,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機會聆聽何教授這些大家給我們演奏,向我們傳授知識”
音樂會期間,惠州學院向何占豪教授頒發客座教授聘書。





(見習記者 梁小穎 曾婉玉/文 詹曉波 梁思思/圖)
更多有關"梁祝,惠州,音樂會,演奏,學院"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惠州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