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藝術學院各教研室開展課程改革研討會
為提升教師的授課質量,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3月11日下午,人文與藝術學院各教研室圍繞“教學改革”與“學風建設”開展各項教研活動。
大學語文教研室開展了以“大學語文分層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方法建議”為主題的教研活動。通過活動討論,達成了以下共識:第一,大學語文必須進行分層教學。南昌工學院學生的漢語水平參差不齊,針對該情況,大學語文進行分層教學是非常必要的。第二,教學應具有針對性,針對學生不同的漢語水平,教師應選擇相適宜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第三,改變教學模式。要努力改變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方法,把課堂自主權交給學生,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具體來說,可以采取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引導點撥、共同探究的教學模式。
法律教研室開展了 “新模式課教學方法討論會”活動。在活動中首先針對目前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參與度不夠這一現狀做了初步分析,表明任課教師應該從教學方法著手進行反思和創新,不能一味注重傳統的講授法。在新模式課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老師從講臺上的圣人轉變為學生的助手,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其次,針對新模式課中采用“分組討論式教學”這一方法的具體應用做了詳細匯報,參會的老師各抒己見,充分肯定了“分組討論式教學”這一方法在新模式課中的作用。
藝術設計教研室開展了以“教學方法的討論和交流”為主題的教研室活動,圍繞著設計類專業的教學改革進行了討論與交流。通過本次教研活動的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首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思維,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其次,教學思想向新的教學改革方案靠攏,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經歷“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我展示”等體驗過程;最后,教學模式要改變,拋棄過去“老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取學生分組探究討論,教師引導點撥,共同探究的教學模式。在培養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要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
胡孝根院長在參與各教研室活動后指出,任課教師的當務之急就是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每一位老師都要認真思考并付諸行動。該院也為老師提供了交流平臺,比如近期推行的觀摩聽課計劃,希望老師們互相借鑒并得到啟發,提高學院教師的整體授課水平。
更多有關"學生,教研室,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這一"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南昌工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