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時報】趙喜昌宣講雷鋒精神語言平實幽默受歡迎
東江時報訊 “男人學雷鋒,效益成倍增;女人學雷鋒,漂亮又年輕。”趙喜昌平實幽默的語言引來了惠州學院師生們的熱烈掌聲。26日晚7時30分許,受惠州學院邀請,惠州志愿者救撈隊隊長趙喜昌,來到惠州學院圖書館學術報告廳,為師生們講述“水上救人”的那些事。
在趙喜昌開始演講之前,300余師生觀看了他的事跡短片。隨后,《東江時報》記者為大家介紹了如何對趙喜昌的事跡進行發掘報道的。
趙喜昌的一段“學雷鋒”快板,引來陣陣掌聲。當晚,趙喜昌一方面結合自身“水上救人”的事跡宣揚雷鋒精神;一方面以其多年的水上救撈經驗,向師生們傳授了防溺水知識。學生們還和趙喜昌進行了生動有趣的互動。
“我的信仰就是雷鋒精神。”趙喜昌說,雷鋒就是一個平凡的人,老老實實做著好事,他不僅助人為樂,而且還愛崗敬業,艱苦樸素,團結友愛。這就是雷鋒精神。“我也是從你們這么大的年紀走過來的,我覺得要一直學習這些正能量的東西,才能對社會有貢獻,才能不被社會拋棄。”趙喜昌以其樸實、真誠“接地氣”的表達方式,贏得了惠州學院師生們的普遍認可。
現場
“宣傳防溺水成職業病了”
在宣傳防溺水知識的時候,趙喜昌打趣說:“一到人多的時候,宣傳防溺水幾乎成了我的職業病了。”他幽默的發言引來學生們的大笑。
接著,他結合自己遇到的真實事例教同學們如何避免落水,還把他特地帶來的褲子、皮帶、上衣以及背包系在一起,為同學們現場演示了在遇到別人溺水的情況下應該如何施救,并傳授給同學們正確的系扣方法。趙喜昌一再強調,遇到別人溺水時,一定要見義“智”為,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時候,才能下水救人。“如果你們遇到別人溺水,自己又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不能保證自身安全,或者在救人時突然發生抽筋等意外情況,就一定要果斷停止救人,首先要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趙喜昌說。
互動
“保證自身安全才能救更多人”
在與學生們的互動環節中,一名惠州學院青年志愿者協會的會員問道:“您從事這樣的工作是有一定危險性的,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意外,您做好了面對這些意外的心理準備了嗎?”
面對同學的提問,趙喜昌笑了,他告訴這位同學:“你的擔心,我們市政府也想到了,并且出資為我們的隊員進行了安全培訓,同時社會各屆也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幫助,保險公司也為我們每人上了保險。打撈隊最看中的是科學施救。首先要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才能去救人。我們雖然做好了犧牲準備,但最好不要犧牲,因為只有保證自身的安全,才能去救更多的人。”
本組文字 《東江時報》記者逯延勐 實習生謝婉月
來源:《東江時報》2014年3月28日A15版
http://e.hznews.com/paper/djsb/20140328/A15/2/
更多有關"溺水,東江,惠州,救人,互動"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惠州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