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志愿擴招對高校有何影響?(利弊分析)
中國2015年高考招生新政出爐,今年高考本科批次平行報志愿將由3所增加至5所學校,同樣的分數下考生選擇學校的面更寬了。這樣的調整對本科各批次高校錄取會產生哪些影響?教育人士,為考生和家長一一解答。(大學信息網)
》》》詳情請見:2015年高考填報志愿指南以及注意事項
志愿擴招對高校有何影響?
部分高校將增加優質生源
對于一些從二A升級到重本的高校來說,今年的新政可能會帶來更好的生源。何智表示,比如像北京大學,原來第一志愿組才3個志愿,北京大學常會被考生填在第二志愿組,但現在有5個志愿,廣大被考生填在第一志愿組的概率就會增大。
李偉成也認為,對于第一批次學校,選擇優秀生源的機會增多了。他說:“對北大、清華等剛升為一本的院校確實更加有利,因為考生在填報志愿是都會講求一個梯度,志愿數的增加,就意味著每個學校都會有更多的機會招到高分學生。”
對于二本熱門院校來說,志愿擴容也能帶來優質生源。廣財大招生與就業處有關負責人說,“我們學校往年的錄取分數都是比較高的,原來學生只有3個志愿時,往往不太敢報分數比較高的學校,現在有了5個選擇,保底的機會多了,學生就可以大膽地填報,這意味著熱門學校可以招到比較好的生源”。
志愿擴容給高校帶來哪些弊端?
第二志愿組高校錄取比例將下降
志愿擴容對于學生來說利大于弊,但對于不同層次的高校來說卻不盡然。
“5個志愿放在同一志愿組,無形中導致高考分數對投檔錄取的作用更明顯,各高校的錄取線更趨于扁平化,梯度層次更分明。”何智說。“除重點院校外,一般高校所錄取的考生,其分數將趨向扁平化,即同一所院校錄取的考生,分差會更小。”卓越教育考試研究院專家梁進分析說,“另一方面,馬太效應進一步發揮顯現,導致強校更強、弱校更弱。同一批次中處于相對中下水平的院校,將更難吸引到高分考生”。
廣東金融學院招就處處長吳斌也表示,一般學校想錄到高分學生的現象將逐步減少,只能是學校是什么水平,就錄到什么水平的學生。
而且第二志愿組錄取考生的比例會有所下降。“除非高校特意預留部分招生名額在第二志愿組, 否則將在第一志愿組就招滿員,所以考生希望在第二志愿組被錄取的可能性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