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事業與偉大工程相互激蕩
黨內民主建設帶來政治民主新發展,公推公選創造人事制度改革新契機,黨務公開與信息公開相互促進,學習型政黨建設帶動學習型社會不斷成長……認真解讀這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相互激蕩的生動圖景,我們才能更好把握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前行軌跡,深刻理解執政黨的艱辛探索。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進入新世紀的第二個10年,這一重要論斷,面臨著空前復雜的時代情境。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期,新舊問題矛盾交織,內外風險挑戰疊加,黨如何帶領人民攻堅克難,將中國巨輪繼續推向前進?一些黨員干部宗旨意識淡薄、理想信念喪失,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如何保持黨的肌體純潔,增進人民的政治信任?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涌現,知識更新速度空前加快,黨如何順應時代潮流,增強學習能力,占領理論和實踐的制高點?
站在今天回望,這一代共產黨人所肩負任務的艱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見,所面臨矛盾和問題的規模和復雜性世所罕見,所面對的困難和風險也世所罕見。立足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的總體方略,只有順應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純潔性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才能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領導核心,把握歷史大勢、勇立時代潮頭、引領社會進步。
10年來,面對這一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課題,改革創新成為執政黨的最堅定選擇。從發展黨內民主到保障黨員權利,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首倡學習型政黨建設,從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到謀劃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到創先爭優活動,正是由于大力構建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制度等“五大建設”齊頭并進的黨建新格局,我們才能深化對黨的建設規律的認識,激發一個執政60多年大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更為整個社會的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勁動力。
10年來,面對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根本要求,制度建設成為執政黨的最自覺行動。從重大決策征求意見制度到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從巡視制度到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從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制度到干部政績考核體系,正是由于逐步推進黨的建設和執政方式的制度化、法治化,我們才能持續提升管黨治黨水平,讓黨的執政能力躍上新臺階,使政治文明抵達了新高度。
回顧10年歷程,我們黨從履行執政興國歷史使命的高度來謀劃黨建工作,無論是在非典疫情、抗震救災的危難關頭,還是在北京奧運、上海世博的光榮時刻,抑或是在改革發展穩定的復雜考驗中,都努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黨建資源轉化為發展資源,把黨建成果轉化為發展成果,才得以凝聚力量、開拓前進,書寫了舉世矚目的中國奇跡。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所處歷史方位和執政條件、黨員隊伍組成結構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來自外部的風險前所未有,四大考驗、四大危險更加復雜嚴峻,“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需要作出新的回答。中國的發展依然在路上,黨的建設依然任重道遠。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更多有關"黨的建設,這一,建設,是在,發展"的文章請點擊進入煙臺大學文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