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學院召開協同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動員大會
本網訊 10月10日下午,惠州學院貫徹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動員大會在音樂廳召開。院領導楊海濤、彭永宏、趙日興、賴美琴、許玩宏、劉國棟,副巡視員楊小清,各單位正副職,專任教師,教育技術中心、圖書館副高以上人員等出席大會。會議由劉國棟副院長主持。
彭永宏院長作動員講話。彭院長主要圍繞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背景、主要內容、惠州學院如何開展協同創新能力提升計劃以及開展計劃的關鍵點等四個方面展開動員。他指出,高等教育肩負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文化傳承與創新四大功能,高等教育是人才與產業、人才與科技的結合點,在全球迎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宏觀背景下,協同創新是提升高校創新能力的必由之路,是一項長期的戰略,其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水平。它包括校內協同和校外協同兩方面。作為新建本科院校的惠州學院,應協同創新培養應用型人才,協同創新搭建新平臺,從制度、體制上協同創新。彭院長強調,惠州學院貫徹協同創新計劃的關鍵點是:提升思想力、加強執行力,提高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素質。
楊海濤書記也作了講話。他談了惠州學院開展協同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義、困難及措施。他談到,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是繼“211工程”、“985工程”后教育部和財政部提出的第三個國家教育戰略,它的本質是通過機制、體制、要素、資源的共享、共融、聯動,并在聯動的基礎上形成裂變,產生能量。他表示,要克服計劃實施過程中的認識困難、協同困難與資源困難,主動走出去,積極聯合政府、重點產業、重點企業、科研機構等,資源共享,實現真正的協同創新。對于如何實施協同創新能力提升計劃,楊書記提出五點意見:惠州學院作為新建地方院校,應緊抓惠州快速發展的優勢與成果,一是以主動姿態,在思想與行動上真正動起來,積極主動參與,力爭取得新發展;二是要根據惠州學院學科優勢,確定好與惠州市經濟發展的對接點;三是完善學院協同創新制度設計;四是多渠道、多形式地推進協同創新工作,形成新機制、新動力、新效益;五是做好協同創新工作的階段檢查和定期督辦工作。



(宣傳部 記者 林惠燕/文 劉國昌/圖)
更多有關"協同,惠州,創新,創新能力,提升"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惠州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