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恩施 清江大講堂”在湖北民族學院開講

校長戴小明為干部講座


本網訊(記者 何宜霏)4月25日,由中共恩施州委州直機關工作委員會、湖北民族學院委員會共同主辦的“書香恩施 清江大講堂”活動在湖北民族學院行政樓一號會議室隆重開講。湖北民族學院校長戴小明,校長助理、組織部部長祝建波,州直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向莉萍,州直機關工委副書記姚平、陳祖珩出席了開講儀式并在主席臺就座。來自恩施州93個部門近300名州機關干部職工參加了本次活動。開講儀式后,校長戴小明擔任第一講主講人。
向莉萍開講儀式致辭中談到,本次“書香恩施,恩施大講堂”系列活動實為引導干部職工開展讀書活動,廣泛閱讀,不斷提升干部職工的思想文化修養,增強文化自信,提高能力素質,助推恩施跨越式發展。祝建波在講話中指出學習的重要性,強調學風問題,寄語“‘書香恩施·清江大講堂’成為恩施又一張新名片”,并預祝此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隨后,戴小明校長以《關于地方治理的文化思考》為題,圍繞“文化的力量”、“官德與治理”、“地方性知識”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講解。在“文化的力量”這個問題上,戴小明校長以“鄉村祭祀的文化意蘊”、“教師的平凡與崇高”、“梭布埡村婦的涵養”這幾個故事來啟發在場人員,提出了文化不在乎學歷的高低”的觀點。他引用胡錦濤總書記的“以德修身、以德服眾、以德領才、以德潤才、德才兼備”用人導向,來闡述“官德與治理”這一問題,他談到,官德即政治道德、政治品格,官無德不威。以德立威,以德服人才是一個好的政治家。當講到“地方性知識”時,他著重強調了教育問題,并以“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為例,指出這是家庭教育的缺失,親情的割裂,是未來可持續發展的隱患。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加強鄉村文化教育,積極建設鄉村文化的硬件設施。
據了解,本次“書香恩施·恩施大講堂”全年舉辦講座8至10期。(責任編輯 xzy)
更多有關"恩施,文化,大講堂,開講,校長"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湖北民族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