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為4260名烈屬推出最優服務

第二軍醫大學與上海市雙擁辦創新烈屬優撫工作
為4260名烈屬推出最優服務
科技日報訊 (汪玉成 特約記者肖鑫)家住上海市楊浦區79歲烈屬張錫芝,丈夫因公殉職,兒子在參加一次導彈實驗中犧牲,本人患有乳腺癌、口腔癌等多種疾病。9月13日,第二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專家和上海市雙擁活動中心工作人員,專門到張錫芝家進行中秋慰問和開展醫療服務,張阿婆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為上海市烈屬推出最優質醫療服務,這是二醫大與上海市雙擁辦不斷創新烈屬優撫工作模式的一個縮影。自2011年10月至今年8月,他們已為上海4260名烈屬開展免費醫療休養、醫療服務、精神慰藉、社工幫扶等活動,滿意率達100%。
二醫大領導告訴記者,烈屬是一個特殊群體,他們失去親人,精神異常痛苦,生活不便,為上海烈屬提供最優質醫療服務,是軍醫大學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為此,二醫大主動攜手上海市雙擁辦迎難而上,主動作為,共同破解難題。兩年來,該校協調附屬長海醫院、長征醫院和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先后選派了250名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專家和教授,分期分批為烈屬進行醫療咨詢服務,進行體檢與疾病排查。同時,為每個烈屬建立醫療健康檔案,并為他們提供該校三所附屬醫院特色科室及專家教授的電話聯系卡,如有需求,可隨時與專家通話咨詢,進行常態化聯絡。對有重大或疑難疾病的烈屬,專門在其附屬醫院開辟醫療服務“綠色通道”,讓他們第一時間、最快速度,享受最便捷、最好的醫療服務。僅今年上半年,40余名烈屬接受了該項服務。
為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他們還借鑒志愿者服務模式和專業社工的理念,創建烈屬社工幫扶機制,用“助人自助”的工作方法,改善烈屬生活形態,營造和諧氛圍。通過志愿者關愛、專業心理咨詢、臨終關懷等活動,緩解他們的寂寞孤獨,增強歸屬感。通過增加熱線服務、應急服務、個性服務等系列服務,改善烈屬生活的便利度和舒適度。二醫大長征醫院“紅肩章”志愿服務隊,對特殊老年烈屬開展全程陪診服務。針對老年烈屬身體疾患多的實際,醫院想方設法為他們排憂解難。68歲的烈屬陳先生,因肺癌手術后并發癥導致運氣管胸膜瘺,身上插著胸腔引流管,一年里不斷奔波于多家大醫院求醫問藥,甚至產生了厭世輕生念頭。志愿者服務隊了解情況,在為其進行精神慰藉的同時,主動協調該院呼吸科,在國內首次采用支氣管內植入單向活瓣減容術,為其成功實施了微創治療,使他“卸下”了跟隨多年的引流管,重獲新生。
這些創新舉措的實施,讓上海廣大烈屬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愛。烈屬陳冠寧對記者說:“二醫大和市雙擁辦急烈屬所急,想烈屬所想,誠心實意為我們烈屬辦了一件大好事、大實事,我們真心感激黨和軍隊,感激政府!” 。(汪玉成 特約記者肖鑫 2013年9月24日發表于《科技日報》第10版)
更多有關"烈屬,雙擁,社工,上海市,醫療服務"的文章請點擊進入第二軍醫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