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長劉獻君主持召開“特色學科專業建設”專題會議

院長劉獻君
文華學院十年發展的基本思想路是“優化結構,重點突破”,第一項任務是“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力爭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特色學科專業建設有戰略性突破”。劉獻君院長在調研中發現,近半年來,雖然大家開始重視特色學科專業建設,也做了一些工作,涌現出了“品牌發展”這樣的好典型,但總的來說,進展不理想,差距很大。為此,11月27日上午,劉獻君院長主持召開了“特色學科專業建設”專題會議,黨委書記于清雙、常務副院長劉太林、副院長嚴國萍、程紅、科技處處長陳學廣、副處長龔斌以及各學部(副)主任參加了會議。
圍繞特色學科專業建設,與會人員展開了熱烈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劉獻君院長做了總結發言。
劉獻君強調,做好特色學科專業建設工作,首先要解決認識上的一些問題。他指出,特色學科專業建設是大學最重要的事,又是最難的事,特別是處于高校林立的武漢市的獨立學院,在夾縫中生存,要找到自己的特色發展的空間,難度更大,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特色學科專業建設,首先要找到特色發展的方向,特色就是水平;特色需要創造,創造既有原創性創造,又有改進性創造,我們首先從改進性創造入手,進而實現原創性創造;緊緊把握建設的目的,目的是提高學科專業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實現目的,要有手段,例如積極參與“2011計劃”,創建協同創新中心,就是重要的手段,在協同創新中,創新是目的,協同是手段,目的和手段都很重要,但首先不能忘了目的。
如何加快特色學科專業建設,劉獻君向各學部提出了以下要求。
第一,要確立建設的目標。首先,我們以什么為重點、為特色,要找到目標,明確建設的對象。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新”的原則,去尋找對象。這個對象不能僅僅是一個小項目,一個一次性的科研課題,要有發展的創新空間,要有可持續性。尋找對象,不能關起門來在學校內討論,要走出去,到實踐中去,從學科、科研發展的前沿去找。現在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日新月異,我們一定能找到發展的空間、對象。
第二,要學習兄弟院校的經驗。現在,很多學校都在加強學科專業建設,創建了很多好的經驗,我們要學習、借鑒。前不久,國萍院長等去臺灣的幾所大學考察,學習到了很多好的經驗。剛才,太林院長介紹了浙江大學農業學科在品牌建設方面的經驗。我今年去寧波大紅鷹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他們在特色學科專業建設方面,也做得非常好。我們要努力學習,吸取好的經驗。
第三,共同創建。各學部要發動全體老、中、青教師參與討論,讓他們充分發表意見,從中吸取智慧,共同創造。在討論中,特別要發揮一些在這方面很有成就的老師的作用,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發揮他們的作用。剛才黃德修老師發表的意見,十分重要,各學部都可以參考。
第四,要規劃,要行動。一旦選準了對象,就要做規則,就要行動,先干起來。學院將本著成熟一個支持一個的思路,加大支持的力度。吳文剛董事長對此十分重視,他是一個十分大氣的企業家、辦學者,只要有大發展的方向,一定會積極支持。
劉獻君最后強調:這是一項長期而艱難的工作,不可操之過急,但一定要把這項工作作為重點,早抓、常抓、抓準、抓實。學期未,學院將聽取各學部特色學科專業建設工作情況的匯報。
(圖片編輯:劉小添)
更多有關"特色,學科專業,建設,目的,學部"的文章請點擊進入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