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楚天學者”梅森博士受聘湖北工業大學講座教授
6月17日下午,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專家梅森教授聘任儀式在行政樓二樓會議室隆重舉行。副校長李冬生出席儀式,人事處、學科建設辦公室、教務處、科技與產業處負責人,輕工學部黨政負責人及梅森教授團隊核心成員參加了儀式。聘任儀式由人事處處長肖志玲主持。
首先,輕工學部部長吳周和介紹了梅森教授的基本情況;隨后,李冬生代表學校向梅森教授頒發講座教授聘書。梅森教授表示,能正式加盟湖北工業大學感到非常榮幸,也非常感謝前期學校在其申報湖北省“楚天學者計劃”人才工程項目中給予的大力支持,希望能在后期與學校的合作過程中,通過引進北歐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的先進經驗,為雙方深入開展項目研究、學術交流等提供有力支撐,實現雙方的共贏。
最后,李冬生再次代表學校對梅森教授的加盟表示誠摯感謝和熱烈歡迎。同時,他表示,梅森博士目前所從事的研究領域與學校當前的重點發展方向契合度較高,希望輕工學部能以本次聘任為契機,進一步整合資源,尤其是在團隊建設和學術梯隊構建方面,要注重充分發揮梅森博士的作用,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尋求與學校太陽能高效協同創新中心的密切合作,全面提升學科建設質量和科研水平。同時,希望各職能部門及時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保證各類高層次人才盡快融入學校、融入團隊。
附:梅森教授簡介
梅森,男,1968年4月出生,2002年獲葡萄牙阿威羅大學材料學博士學位,2004年3月至12月在葡萄牙阿威羅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現為挪威工業研究院終身研究員。
梅森教授長期從事新能源新材料的基礎及應用研究,結合納米材料技術,將其應用于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和光解水和CO2排放等領域。用納米制備技術設計并制備了各種不同的納米太陽能材料和燃料電池的電解質,能大幅提高其能量轉換效率。結合基因優選技術,利用生物氫化酶,模擬人工光合作用,達到既能利用太陽能,又能減少碳排放的目標。同時通過冶金級的硅原料或者多晶硅切割廢料,采用陶瓷制備方法制備太陽能電池基板,在其上再進行高純硅的生產。能將其厚度控制在大約30微米左右,遠遠低于目前太陽能工業界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厚度,成本為現有電池的三分之一左右,同時能基本保持其光電轉化效率,項目已接近產業化。梅森教授在SCI期刊上發表文章32篇,參與編寫專著1本,歐洲專利1項,國內在申報專利3項。
更多有關"湖北工業大學,教授,學校,學部,太陽能電池"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湖北工業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