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學院位于絲綢之路黃金段、甘肅河西走廊中部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張掖市,是蘭州至烏魯木齊近2000公里范圍內唯一一所綜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建校70多年,學校先后為教育、農業、衛生三大民生事業輸送各類畢業生10萬多人,其中涌現出了以中科院院士、國際催化理事會主席李燦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李燦院士擔任學校名譽院長、兼職教授);他們在基礎教育、農業生產、醫療衛生及各條戰線上做出了突出貢獻;2014年3月,教育部批準將張掖醫專、張掖市人民醫院并入河西學院,拓展了醫學教育。
學校重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和育人環境。占地面積1515畝的校園,布局合理,景色優美,湖光山色交相輝映,人文自然相得益彰,被譽為甘肅最美的大學校園之一。校舍面積48.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9億元,儀器設備總值1.1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10萬冊,電子圖書100萬冊。有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河西學院學報》。
學校立足于自身的辦學歷史傳統與學科專業優勢,立足于河西經濟發展和自然人文資源,堅持固本拓新,形成了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現設有16個二級學院,46個本科專業和9個醫學專科專業,涉及文、理、農、工、史、法、醫、經濟、管理、教育、藝術11個學科門類。已建成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種子科學與工程),博士后工作站1個(微藻工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小學教育、旅游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化學),省級重點學科3個(歷史文獻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有省級精品課16門,校級精品課60門。學校實施“祁連學者”工程,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現有教職工1133人,其中教授93人,副教授266人;碩士493人,博士33人。先后有60余人獲得甘肅省園丁獎、優秀專家、教學名師、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0014人,其中普通本科13719人,專科6295人。
學校加強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動,重視科研平臺建設,努力提高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現設有14個研究院(所、中心),已建成甘肅省應用真菌工程實驗室、甘肅省食用菌重點實驗室、甘肅省微藻工程技術中心、河西走廊特色資源利用省重點實驗室、錢學森沙產業中心實驗室、甘肅省河西史地與文化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會等教學科研平臺。學校先后被省委組織部確立為甘肅省農村人才教育培訓基地,被省農牧廳確立為甘肅省現代農業技術培訓基地、全國護理專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甘肅省“全科醫學”培訓基地和鄉村醫生培訓基地。近3年,先后承擔或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2項,教育部、甘肅省科技計劃、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24項,地廳級科研課題51項;出版著作和教材48部,發表論文1164篇,其中發表在SCI、SCIE來源期刊上的論文64篇,有37項成果獲甘肅省科技進步獎、社科成果獎和省教育廳科技進步獎、社科成果獎。
學校牢固確立教學中心地位,突出學生素質教育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在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學生在全國、全省學科技能競賽中屢屢獲獎,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內涵發展,注重與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術交流與合作;目前已與英國、法國、韓國、新西蘭等國外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際交流合作關系;學校被教育部批準為復旦大學對口支援西部高校,并與天津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等學校建立了合作關系,定期選派教師進修提高,選拔優秀學生到以上高校學習深造。
學校先后被評為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全國校園文化先進單位、甘肅省文明單位、甘肅省誠信單位建設示范點等。
周邊環境
張掖,取“張國臂掖、以通西域”之意,歷史上又稱“甘州”,位于美麗富饒的河西走廊中部。張掖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風光優美,物阜名豐,氣候宜人,是全國著名的商品糧基地,素有“金張掖”之美稱,有詩贊曰:“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張掖認江南”。張掖經濟發達,交通便利,國道312線和蘭新鐵路貫穿全境,是國務院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1992年8月和2000年6月,江澤民同志兩次視察張掖,先后親筆題寫“金張掖”,“再鑄金張掖輝煌”,賦予張掖以新的內涵。
通訊地址
甘肅省張掖市環城北路846號河西學院招生辦
聯系電話
0936-8283598
![]() |
河西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甘肅張掖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綜合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甘肅省教育廳 院士:1位 |
- 09-19[高校新聞]東華大學師生參演上海市慶祝教師節主
- 09-15[高校新聞]迎新專題42:經管院百余名紫穹志愿者
- 09-02[高校新聞]迎新專題13:校學生會多種形式迎新生
- 08-31[高校新聞]開學在即 學院領導指導后勤基建工作
- 08-24[高校新聞]了解商院、融入商院、暢想商院--201
- 08-23[高校新聞]濟南大學參加第五屆百名專家淄川行暨
- 08-19[高校新聞]高文兵書記一行到湘雅二醫院開展創先
- 08-17[高校新聞]加強學習 勤奮敬業 以身作則——常州
- [招生信息]河西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河西學院"的新聞

西學院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的張掖市,是甘肅西部和千里河西走廊唯一的以教師教育為主的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學校始建于1958年,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恢復成立,2001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改制為本科院校。學校直接服務范圍26萬平方公里,占甘肅全省面積的54%,擔負著河西地區基礎教育師資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任務。目前校園占地1002畝...
河西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2日
河西學院專業設置
河西學院的重點專業
河西學院的錄取規則
十、錄取原則:
1.河西學院招生工作按照促進教育公平,構建和諧社會的原則,堅持實施招生陽光工程,在省招生委員會及招辦的領導下,實行“學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
2.河西學院招生錄取工作堅持德智體全面考核,以文化課統考成績為主,公平競爭、公正錄取、分數優先、志愿優先的原則,依據高考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排序錄取,并負責對未錄取考生的解釋及遺留問題的處理。錄取名單經省招生辦公室審批后,由河西學院打印錄取通知書,加蓋本校錄取專用章,直接將錄取通知書郵寄給考生。
3.凡按政策加分投檔的考生按加分后的投檔分數對待。
4.對生源相對集中的專業的錄取,如英語等專業,在總分控制線上,將對單科專業課成績有所要求。音樂學、美術學、繪畫、音樂表演、學前教育(藝術類方向)、藝術設計學、體育教育考生按照省招辦藝術類、體育專業本科劃線標準執行。
5.對進檔考生專業安排的辦法:按照考生報考我校專業的順序錄取,被錄取的新生一般應在被錄取專業完成學業。學生在某方面確有特長,要求調整專業的,報到后符合轉專業條件可按《河西學院學分制學籍管理規定》辦理。
6.省內少數民族本科預科生的招生隨同錄取批次進行,降分幅度按教育部有關規定執行。錄取時按志愿由高分到低分錄取。學習一年,經考核合格即可取得正式學籍,享有普通學生的一切待遇。
7.我校只招收報考英語語種的考生,報考英語專業的考生需參加口試。
8.我校招收各專業不限制男女比例。
9.外省考生錄取批次、規程,依照生源所在省有關規定進行,入學報到、收費等一切待遇與甘肅省考生相同。
10.我校招生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招生現場實行“全封閉”管理。
河西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先后為國家輸送各類畢業生41000多人,他們在基礎教育、農業及各條戰線上做出了突出貢獻,其中涌現出了以中科院院士、國際催化理事會主席李燦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李燦院士擔任學校名譽院長、兼職教授。
學校現有教職工838人,其中教師539人,教師中有教授60人,副教授159人;碩士309人,博士23人。先后有6人獲甘肅省“園丁獎”,1人被評為甘肅省教學名師,2人被評為甘肅省優秀專家,3人獲甘肅省“敦煌文藝獎”,3名外教獲甘肅省外國專家“敦煌獎”,14人獲甘肅省高校青年教師成才獎,2人入選甘肅省領軍人才,8人入選甘肅省“555”創新人才工程,2人獲甘肅省“五四”青年獎章。
河西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學校歷來非常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將畢業生就業工作納入學校工作的總體部署,經常性開展就業專題講座,定期召開全校畢業生雙向選擇洽談會,不定期舉辦小型校園招聘會,已建成和開通畢業生人才信息網,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廣泛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與合作,已在“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岸”等經濟發達地區及周邊省份建立了長期實習就業基地。2003年獲甘肅省師范院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近年來,我校畢業生以基礎扎實、實踐能力強、總體素質高,受到社會和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
河西學院的收費標準
四、收費標準
(一)我校本科專業實行學分制收費,收費標準嚴格執行甘肅省發改委、財政廳、教育廳批準的收費標準。學分學費折算為學年學費,其標準為:文史類3800元/生·年、理科類4000元/生·年、工科類4400元/生·年、藝術類6500元/生·年、英語專業4300元/生·年、本科預科生15000元/年;住宿費900元/年(不含臥具購置費)。
(二)醫學類普通專科3600元/生·年、醫學類專科(三校生)4500元/生·年;住宿費700元/年(不含臥具購置費)。
若甘肅省物價局變更收費標準,上述各類收費則按新標準執行。
河西學院在校生情況
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2449人,其中本科生118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