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工業大學建校于1952年,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法、管、經、教育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坐落在長春市風景秀麗的南湖之濱,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幽雅。學校經過多年建設,培育了艱苦奮斗、嚴謹求實的辦學精神,形成了敬業奉獻、嚴謹治學的教風和勤奮求實、篤學創新的學風。學校在2004年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等級,并兩次在全國本科教學評估工作會議上介紹評估經驗。2009年1月成為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目前,學校設有19個學院,2個教研部,并擁有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重點實驗室,2個省科技創新中心,1個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工程實驗室,1個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長春工業大學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批準的首批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等學校之一,是教育部批準的舉辦國家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的35所院校之一。學校現有51個本科專業,8個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68個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13個工程領域具有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8750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和多層次、多渠道、多規格的辦學格局。
學校擁有一支整體結構合理、素質與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師1070名,其中教授147名、副教授482名,博士生指導教師20名,碩士生指導教師358名;教師中有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有3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百名優秀留學回國先進個人1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名、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名、全國模范教師1名、全國優秀教師3名,有吉林省學科建設工程首席教授1名、主講教授1名,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5名,吉林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10名、吉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后備人選30名、吉林英才獎章獲得者13名、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10名,有吉林省高級專家3名、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19名、吉林省特等勞動模范1名、吉林省教學名師6名、吉林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名;有4人享受長春市政府特殊津貼。中青年教師隊伍以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為骨干,他們已成為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
學校多年來著力于教學改革、教學建設和教學管理,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形成了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在就業市場中保持了很強的競爭力。學校在國內較早地開展了創新教育和學習的革命,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普遍增強,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多年來,我校畢業生以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適應性好、安心基層、踏實肯干、留得住、用得上、信得過等特點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畢業生就業率始終在省內高校中位于前列。
學校建有34個研究所,13個省、部級科研基地。各類專業實驗室設備儀器精良,實驗條件先進。校圖書館藏書110萬余冊。學校還有一批設備先進、功能齊全的多媒體教室以及省內高校一流的田徑運動場等。學校的計算機校園網通過光纖與國際互聯網相連,學生在校園內隨處可以享受寬帶網絡服務,閱讀數字期刊和電子圖書等。
學校始終堅持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宗旨,依托一汽、吉化等大型重點企業和新興高科技企業,開展人才培養、科技研發和社會服務。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近年來,學校緊緊抓住振興老工業基地的機遇,積極發揮工科高校的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全面整合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主動承擔起科技支撐的重要任務。我校的科研與產業結合緊密,與企業合作密切,研發針對性強,成果轉化率高。五年來,學校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233項,全口徑科研經費2億元,其中國家及國務院各部門項目57項,獲得省部級獎勵69項, SCI、EI和ISTP收錄論文421篇。
學校是教育部首批審定有條件接收外國留學生的高校之一,先后與英國桑德蘭大學、英國佩斯利大學、日本新潟經營大學、韓國浦項1大學、韓國靈山大學、俄羅斯太平洋國立大學等國外大學互派留學生,并先后與英、美、日、韓、俄等20多個國家的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了合作與交流關系,互派專家、學者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和開展科研協作。
學校在注重抓好教學和科研的同時,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校園科技、文化氛圍的營造,各種學生社團常年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技、文藝、體育活動。學校注重對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的培養,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連續兩次被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評為“全國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等學校”。連續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基層黨組織標兵”、“精神文明建設標兵單位”和“普通高等教育先進學校”。2009年1月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2011年12月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目前,學校正在積極推進由教學型向教學研究型過渡,為把長春工業大學建成國內一流的地方工業大學而努力奮斗!
![]() |
長春工業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吉林長春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理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吉林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9個 碩士點:35個 |
- 09-16[高校新聞]皖西學院召開“平安高校”建設工作座
- 09-03[高校新聞]慰問傳真情曖軍心
- 08-29[高校新聞]高效、快捷——與2012級新生共同體驗
- 08-28[高校新聞]里仁學院院內選聘合同制Ⅰ緊缺崗位擬
- 08-25[高校新聞]“2+1+1”合作辦學 云師大商學院開創
- 08-23[高校新聞]渤海大學2012屆學生畢業典禮隆重舉行
- 08-21[高校新聞]中國青少年英語能力大賽暨英語新課程
- 08-05[高校新聞]迎新報到系統(網上交費)完成升級
- [招生信息]長春工業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長春工業大學"的新聞

長春工業大學建校于1952年,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文、法、管、經、教育等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學校坐落在長春市風景秀麗的南湖之濱,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幽雅。學校經過多年建設,培育了艱苦奮斗、嚴謹求實的辦學精神,形成了敬業奉獻、嚴謹治學的教風和勤奮求實、篤學創新的學風。學校在2004年全國...
長春工業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4日
長春工業大學專業設置
長春工業大學的重點專業
1.機械制造及自動化
2.材料學
3.材料加工工程
4.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5.計算機應用技術
6.化學工程
7.管理科學與工程
8.應用化學
9.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長春工業大學的錄取規則
第六章錄取說明
第九條專業培養對外語的要求
本科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電子商務專業、英語專業、軟件工程專業只招英語考生;機械工程(中外合作辦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只招英語考生;日語專業只招日語、英語考生;俄語專業只招俄語、英語考生;其他專業不限制考生應試外語語種。專科(高職)專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網絡系統管理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信息安全技術專業、軟件技術專業、圖形圖像制作專業、電子商務專業、數控技術專業只招英語考生;其他專業不限制考生應試外語語種。
第十條批準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的要求
除國防生外,我校無男女比例限制
第十一條經批準的身體及健康狀況要求
執行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制訂并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國防生身體健康狀況的要求執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隊院校招收學員體格檢查標準》。
第十二條錄取規則
學校最大調檔比例控制在本校招生計劃的120%以內,具體比例視各省生源情況而定。學校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當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時,擇優錄取非第一志愿考生。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錄取。即:首先對進檔考生按照投檔分數從高到低排序,再依次按考生專業志愿順序逐個檢索投檔,當第一專業志愿不能錄取時,檢索其第二專業志愿,以此類推,當所報專業志愿均不能錄取時,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將其調劑到未完成計劃的專業,若不服從專業調劑,作退檔處理。進檔考生投檔分數相同時,則按單科順序及分數從高到低排序。單科順序:理科為數學、外語、理綜合、語文;文科為語文、外語、文綜合、數學。報考英語專業的考生其英語高考成績不低于90分(江蘇省考生72分)。藝術類專業的錄取原則:取得我校校考合格證(我校不組織校考的省份、須省統考合格),按綜合分從高到低擇優錄取。同等條件下,外語成績高者優先錄取。綜合分計算方法如下:美術類專業:綜合分=文化課成績總分×60%+專業課成績總分。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綜合分=文化課成績總分+專業課成績總分。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選拔培養軍隊后備干部(國防生)的錄取原則按總政治部和教育部規定執行。根據《江蘇省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意見》文件規定,我校對江蘇省考生的另一門選測科目不作要求,選測科目等級不得低于“2B”,對進檔考生采用“先分數后等級”辦法錄取。進檔考生投檔分數相同時,則按單科順序及分數從高到低排序。單科順序:理科類為數學、外語、語文;文科類為語文、外語、數學。對加分或減分照顧考生的處理,按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和考生所在省招生委員會的有關規定執行。錄取時,往屆生與應屆生一視同仁。
長春工業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擁有一支整體結構合理、素質與水平較高的教師隊伍。現有教師1067名,其中教授147名、副教授482名,博士生指導教師20名,碩士生指導教師358名;教師中有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有30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百名優秀留學回國先進個人1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名、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2名、全國模范教師1名、全國優秀教師3名,有吉林省學科建設工程首席教授1名、主講教授1名,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5名,吉林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10名、吉林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后備人選30名、吉林英才獎章獲得者13名、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10名,有吉林省高級專家3名、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19名、吉林省特等勞動模范1名、吉林省教學名師6名、吉林省青年科技獎獲得者4名;有4人享受長春市政府特殊津貼。中青年教師隊伍以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為骨干,他們已成為教學、科研的中堅力量。
教授名錄
韓立強、冀清發、王占禮、駱紅云、勾志踐、王世龍、母德強、陳殿生、任立生、李吉學、于燕、吳化、劉喜明、郭久柱、周振華、趙洪運、李湘多、張德江、尤文、呂秀江...
博士生導師
韓立強、張會軒、張德江、潘福林、母德強、張龍、冀清發、賀巖峰...
吉林省學科建設工程首席教授
張會軒,男,漢族,1962年10月出生,長春工業大學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吉林省首席教授,198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7月畢業于大連理工大學,1990年獲英國LANCASTER大學博士學位。歷任系副主任、系主任、院長助理等職......
吉林省學科建設工程主講教授
韓立強,男,漢族,1956年11月出生,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人,199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7月于吉林工學院本科畢業留校任教,1991年6月于吉林工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2001年6月于吉林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歷任系副主任、院長助理
中青年骨干教師
國立名師基金
張德江、劉喜明、隋福樓、周振華、姜健、郭曉立、王占禮、尤文、張會軒、韓秀清、于燕、劉剛、李長海、邱芳萍、朱麗莉、李萬龍...
人才招聘
點擊訪問長春工業大學人事處網站查詢相關內容...
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信息網
點擊訪問長春工業大學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信息網http://zlgc.ccut.edu.cn/
長春工業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我校畢業生以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適應性好、安心基層、踏實肯干、留得住、用得上、信得過等特點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畢業生就業率始終在省內高校中位于前列。
長春工業大學的收費標準
第五章 收費標準
第八條 學費收取標準
本科專業:
機械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環境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生物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生物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化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統計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社會工作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940元;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材料物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工業設計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測控技術與儀器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820元;動畫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940元;廣告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200元;英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日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俄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工業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工商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電子商務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市場營銷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會計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財務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制藥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400元;自動化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網絡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20元;法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20元;環境設計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940元;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940元;金融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20元;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軟件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機械工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25000元;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24000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學費標準待定,以吉林省物價部門最新審核標準收取]元;車輛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
專科專業: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500元;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500元;網絡系統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500元;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500元;信息安全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500元;軟件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500元;圖形圖像制作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500元;電子商務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500元;數控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500元;
長春工業大學在校生情況
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近19000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適度發展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和多層次、多渠道、多規格的辦學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