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學院溢豪家教志愿者免費進行暑期培訓
“同學們好,我是謝老師,給大家補習初三英語,希望能陪伴你們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本月11日下午,謝靜走進教室。當天是35度高溫,教室里已經有7個學生,幾臺電扇在賣力地轉著。
謝靜是常工院大一的學生,也是該校“溢豪愛心家教”的志愿者。
當天是“溢豪愛心家教”暑期開班的第一天,志愿者們一如既往地為本地或外來務工困難家庭子女提供免費家教輔導。
謝靜后來微笑著告訴記者:“緊張是難免的,但更多承擔著一種責任。”
因為感恩而創辦
“溢豪愛心家教”由常工院機電工程學院陳春豪同學在2010年暑假發起。作為一名貧困生,他在校享受了各項貧困資助,深懷一顆感恩之心。在參加各類服務社會的志愿者活動后,他萌生了回報社會的想法。于是,利用學校開展暑期社會實踐的契機,他發起成立了該公益團隊。
3年來,團隊的活動時間從暑期延伸到平時,開展的形式也趨多樣化。辛勤的付出得到社會如潮般的好評,“溢豪家教”先后獲得了“江蘇省第二批百優志愿者服務項目”和“江蘇省優秀青年志愿服務項目”等榮譽。
機電工程學院社團指導老師冉育彭說,愛心家教服務社會,體現當代大學生回報社會的理念。在幫助困難家庭的同時,自己也收獲不少,不僅提升思想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也從孩子們身上學到了積極和樂觀的精神。
迫切需要解決供大于求的矛盾
學校組織的公益活動,與社會上的經費獲取渠道不同,因為沒有企業和商家的贊助,面臨很多困難。“溢豪家教”作為學校的重點社會實踐項目,經費還比其他項目略高,但也只有1000元。“印試卷、講義,都買最便宜的,還雙面打印著用;去年志愿者每人補貼了100元,多數還都捐出來作為公益活動的經費;我們還經常組織義賣活動來籌經費。”“溢豪家教”現在的負責人唐松松說,目前1000元已用掉了一大半。
如何深入開展這項活動也是個難題。目前“溢豪家教”受助對象還不算多,每年暑期班學生僅20多人。開班前到周邊的學校發招生傳單,有的學校連門都不讓進。也有一些高校想一起合作,但如何操作,這個問題也很棘手。
談到下一步的打算,他們說,希望能走進社區。“哪些是外來務工的,哪些是家境貧困的,社區的信息比較全。只要社區有專門人員負責,提供上課場所,我們能保證每天安排一到兩名同學過去。”
接班人在變,接力棒不變
除了幫助外來工子女,志愿者們還力所能及地幫助著身邊的同齡人——這樣做的結果是,志愿者工作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安徽巢湖上大學的汪琳,父母常年在常打工,為此她很少能夠回家。雖說每周跟父母通電話,但總感覺對他們的虧欠很多。汪琳在網上發布了希望有人代她看望父母的心愿。這則心愿,正好被唐松松看到。于是,“溢豪家教”整個團隊在端午節買好水果和小禮品,上門看望汪琳父母,送上了意外和欣喜。即將升入大二的汪琳,今年暑假也來到常州加入了“溢豪家教”,汪琳讀的是中文系,可以教五年級英語和六年級語文,她說:“‘溢豪家教’圓了我的夢,我也想為他們做點什么,正好利用暑假,還可以鍛煉一下自己。”
接班人一屆一屆在變,指導老師也輪換更替,“我們最初成立這個組織,不是想得到什么,而是希望能給社會帶去什么。只要有一個同學在,我們都要將這個愛心事業堅持下去。”機電學院團委副書記曹其自信滿滿地說。
對小學四年級到初中三年級的語、數、外、理、化學科和課外拓展,“溢豪家教”都可免費進行暑期培訓。歡迎社區提供困難學生名單,并與“溢豪家教”聯系,聯系電話是15961209276唐松松。
(原文地址: http://news.cz001.com.cn/2012-07/18/content_1702920_2.htm 新聞中心編輯)
更多有關"家教,志愿者,暑期,愛心,經費"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常州工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