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農業大學坐落于鐘靈毓秀、虎踞龍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理、經、管、工、文、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高校之一。現任黨委書記左惟教授,校長周光宏教授。
南京農業大學前身可溯源至1902年三江師范學堂農業博物科和1914年金陵大學農學本科。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由金陵大學農學院和中央大學農學院以及浙江大學農學院部分系科合并成立南京農學院。1963年被確定為全國兩所重點農業高校之一。1972年學校搬遷至揚州,與蘇北農學院合并成立江蘇農學院。1979年遷回南京,恢復南京農學院。1984年更名為南京農業大學。2000年由農業部獨立建制劃轉教育部。
學校設有農學院、工學院、植物保護學院、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園藝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院、無錫漁業學院、動物醫學院、食品科學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含土地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理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農村發展學院、金融學院、草業學院、國際教育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等21個學院(部)。設有61個本科專業、33個碩士授權一級學科、12種專業學位授予權、16個博士授權一級學科和13個博士后流動站。現有各類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000余人,研究生8500余人。教職員工2700余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40人、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國家及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9人、“長江學者”和“千人計劃”專家10人、教育部創新團隊3個、國家教學名師2人,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13人,入選國家其它各類人才工程和人才計劃100余人次。
學校的人才培養涵蓋了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學生教育、繼續教育及干部培訓等各層次,建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和植物生產、動物科學類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是首批通過全國高校本科教學工作優秀評價的大學之一,2000年獲教育部批準建立研究生院。
學校擁有作物學、農業資源利用、植物保護和獸醫學等4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蔬菜學、農業經濟管理和土地資源管理等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及食品科學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有8個學科進入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農業科學、植物與動物學、環境生態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等4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學科排名全球前1%。
學校建有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肉品質量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信息農業工程技術中心、國家大豆改良中心、農業部綜合性實驗室、農村土地資源利用與整治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綠色農藥創制與應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62個國家及部省級科研平臺。“十一五”以來,學校科研經費達25億元,獲得國家及部省級科技成果獎100余項,其中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學校憑借雄厚的科研實力,主動服務社會、服務“三農”,創造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多次被評為國家科教興農先進單位。
學校國際交流日趨活躍,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先后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所高校、研究機構建立了學生聯合培養、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關系。開展了中美本科“1+2+1”、中澳本科“2+2雙學位”、中法和中英“碩士雙學位”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建有“中美食品安全與質量聯合研究中心”、“南京農業大學--康奈爾大學國際技術轉移中心”、“豬鏈球菌病診斷國際參考實驗室”等多個國際合作平臺。2007年成為教育部“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2008年成為全國首批“教育援外基地”。2012年獲批建設全球首個農業特色孔子學院。2013年學校倡議發起并成功舉辦了首屆“世界農業獎”評選及頒獎活動。
學校校區總面積9平方公里,建筑面積72萬平方米,資產總值29億元。圖書資料收藏量超過206萬冊(部),擁有外文期刊1萬余種和中文電子圖書100余萬種。學校教學科研和生活設施配套齊全,校園環境優美。
在百余年辦學歷程中,學校秉承以“誠樸勤仁”為核心的南農精神,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弘揚學術、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先后培養造就了包括51位院士在內的20余萬名優秀人才。
展望未來,作為近現代中國高等農業教育的拓荒者,南京農業大學將以人才強校為根本、學科建設為主線、教育質量為生命、科技創新為動力、服務社會為己任、文化傳承為使命,朝著世界一流農業大學目標邁進!
數據截止2014年3月
![]() |
南京農業大學 |
等級:一本 教育部直屬 位于江蘇南京 關注人數:次 |
類型:農林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211工程 主管部門:教育部 院士:2位 博士點:16個 碩士點:33個 |
- 09-14[高校新聞]【中國建設報】:文化引領人才培養
- 08-31[高校新聞]學院召開新學期教學工作布置會
- 08-30[高校新聞]山東建筑大學在第八屆“挑戰杯”山東
- 08-28[高校新聞]河海大學文天學院2012年招生任務圓滿
- 08-28[高校新聞]魯東大學與芝罘區檢察院共建實踐教學
- 08-18[高校新聞]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學子在201
- 07-31[高校新聞]惠州市東江文化研究基地成立揭牌儀式
- 07-30[高校新聞]北京京誠鳳凰工業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招生信息]2013年南京農業大學錄取分數線(官方數據)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南京農業大學"的新聞

南京農業大學是一所直屬教育部領導的,以農業和生命科學為優勢和特色,農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工學、文學、法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之一。現任黨委書記管恒祿教授,校長鄭小波教授。 南京農業大學起源于1902年三江師范學堂農業博物科,...
南京農業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4日
南京農業大學專業設置
南京農業大學的重點專業
現有4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5個江蘇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14個江蘇省二級學科重點學科,9個農業部重點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作物遺傳育種
蔬菜學
土壤學
植物病理學
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預防獸醫學
農業經濟管理
南京農業大學的錄取規則
五、錄取
學校本科生招生錄取工作按照教育部及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委員會的文件執行,以全國高考成績為主要依據,按照德、智、體、美全面衡量、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實施新生遠程網上錄取工作,并作如下規定:
1、我校錄取調檔比例、專業確定原則以各省教育考試院(省招辦)公布內容為準,其中:
(1)調檔比例:學校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不超過我校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各批次招生計劃數的120%,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比例不超過各批次招生計劃數的110%。
(2)專業確定原則:專業按分數級差錄取,級差分值為“3、2、1、0”。
(3)對于享受所在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委員會政策規定加分的考生,按考生加分后的成績調檔及參與專業選擇。
2、江蘇省錄取方案:
(1)專業確定原則:根據考生投檔分數,按照“先分數后等級”的原則安排專業。如考生投檔分數相同,則結合等級、科目、專業志愿、綜合素質評價等指標確定結果。
(2)江蘇省普通考生學業水平測試兩門選測科目等級規定為AB。
(3)以上政策具體實施細則請咨詢學校本科生招生辦公室。
3、獲得我校保送生、自主選拔錄取、藝術特長生以及高水平運動員資格的考生,按照教育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和學校有關規定錄取。
4、少數民族預科班、新疆協作計劃、內地新疆高中班、內地西藏高中班、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以及農村學生單獨招生計劃,按照教育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和學校有關規定錄取。
5、藝術類表演專業錄取辦法:獲得我校表演專業報考資格的考生,一志愿報考我校,在政治思想、體檢、專業成績合格、文化課成績達到戶籍所在省(市)藝術專業最低控制分數線的基礎上,按考生專業考試成績和文化課成績比例(6:4)加總排序,由高到低擇優錄取。
6、考生可以通過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的渠道查詢南京農業大學的錄取結果,也可登錄南京農業大學本科招生網站(http://zsxx.njau.edu.cn)查詢。
南京農業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現有在職教職工2712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博士生導師294人、碩士生導師660人,國家、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7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人,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9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入選國家各類人才工程和人才計劃73人。
南京農業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南農大作為全國“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實施大學生“素質高”、畢業生“就業率高”、社會“滿意度高”的“三高”戰略,30%以上的學生可升入研究生層次或出國繼續深造,95%的可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到合適的工作。
南京農業大學的收費標準
普通本科專業學費標準為4600元/人.年,其中農學、種子科學與工程、植物保護、園藝、園林、動物醫學、動物藥學、動物科學、水產養殖學、草業科學、農業資源與環境、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12個專業為2500元/人.年,表演專業學費標準為6800元/人.年。
南京農業大學在校生情況
現有各類在校生3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7000人,研究生8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