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大學教授作客“新民科學咖啡館”,面向市民生動講述“纖維與能源”之科學話題
時間:08-28 來源:東華大學 出處:m.jssxjxsb.com
未來的服裝可以發電,新能源汽車普及也不再只是“紙上談兵”。7月29日下午,應《新民晚報》及上海市科協邀請,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教授與同濟大學汽車學院院長余卓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植物科學系主任蔡潤教授等走進第144期新民科學咖啡館,在東方藝術中心內的巴黎上海餐廳舉行了專題科普講座,與市民共同展開了一場關于衣食住行的能源“頭腦風暴”。
未來我們穿什么?怎么穿更節能?面對參與市民的踴躍提問,東華大學朱美芳教授指出,天然的棉麻絲毛遠不能滿足人類穿著的需求,因此需要開發利用各種合成纖維,這就必然需消耗一定的石油資源。去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達3300多萬噸,其中用于服裝的纖維達1500萬噸。但全球化石能源的逐步耗竭已不可回避,非石油基原料和生物制造,將是未來戰略。 朱美芳說,其實仔細留意,就會發現身邊不少能源都有可能成為身上衣,比如塑料的礦泉水瓶切碎熔化后再利用,可以做成地毯、窗簾、衣服!拔覀冋谘邪l非石油基可再生纖維原料等新型材料,比如,通過微生物發酵的方法獲取可降解的生物聚酯,來替代現在常用的石油基纖維,以減少服裝用纖維產業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據朱美芳介紹,未來服裝不僅節能,甚至可以做到能自個兒導電、發光發電,實現智能等更多功能。比如,用導電纖維編織的電子織物可測量人體心電信號;柔性太陽能電池可“穿”上身,為USB接口的便攜電子設備供電;利用納米技術和靜電紡等方法還能紡出有壓電效應的纖維,將人們活動時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收集起來加以利用,也就是說,用自己跑步發的電來給音樂播放器供電將成為現實。朱美芳、余卓平等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贏得在場市民的歡迎。
據悉,新民科學咖啡館由《新民晚報》及上海市科協于2005年6月創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144期,有近300位專家學者和2萬余名市民現場參與,已逐漸成長為滬上科普及媒體傳播品牌。“用咖啡小匙輕攪科學靈感,為百姓生活平添創意醇香”......其強調科學家與公眾的互動,堅持將科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給公眾,精心策劃和熱烈漫談過很多有意思的科學話題,也聚焦過很多廣受輿論關注的焦點事件,歐陽自遠、葉叔華、吳孟超、禇君浩等院士以及教授專家先后擔任主講嘉賓。東華大學紡織學院屠恒賢教授、服裝學院劉曉剛教授等曾應邀講座。
更多有關"教授,纖維,科學,新民,市民"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東華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未來我們穿什么?怎么穿更節能?面對參與市民的踴躍提問,東華大學朱美芳教授指出,天然的棉麻絲毛遠不能滿足人類穿著的需求,因此需要開發利用各種合成纖維,這就必然需消耗一定的石油資源。去年我國化學纖維產量達3300多萬噸,其中用于服裝的纖維達1500萬噸。但全球化石能源的逐步耗竭已不可回避,非石油基原料和生物制造,將是未來戰略。 朱美芳說,其實仔細留意,就會發現身邊不少能源都有可能成為身上衣,比如塑料的礦泉水瓶切碎熔化后再利用,可以做成地毯、窗簾、衣服!拔覀冋谘邪l非石油基可再生纖維原料等新型材料,比如,通過微生物發酵的方法獲取可降解的生物聚酯,來替代現在常用的石油基纖維,以減少服裝用纖維產業對化石能源的依賴! 據朱美芳介紹,未來服裝不僅節能,甚至可以做到能自個兒導電、發光發電,實現智能等更多功能。比如,用導電纖維編織的電子織物可測量人體心電信號;柔性太陽能電池可“穿”上身,為USB接口的便攜電子設備供電;利用納米技術和靜電紡等方法還能紡出有壓電效應的纖維,將人們活動時的機械能轉換為電能,收集起來加以利用,也就是說,用自己跑步發的電來給音樂播放器供電將成為現實。朱美芳、余卓平等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贏得在場市民的歡迎。
據悉,新民科學咖啡館由《新民晚報》及上海市科協于2005年6月創辦,至今已成功舉辦了144期,有近300位專家學者和2萬余名市民現場參與,已逐漸成長為滬上科普及媒體傳播品牌。“用咖啡小匙輕攪科學靈感,為百姓生活平添創意醇香”......其強調科學家與公眾的互動,堅持將科學知識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給公眾,精心策劃和熱烈漫談過很多有意思的科學話題,也聚焦過很多廣受輿論關注的焦點事件,歐陽自遠、葉叔華、吳孟超、禇君浩等院士以及教授專家先后擔任主講嘉賓。東華大學紡織學院屠恒賢教授、服裝學院劉曉剛教授等曾應邀講座。
更多有關"教授,纖維,科學,新民,市民"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東華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