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典禮】李培根院士:個性化與自身發展
9月21日上午,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2012級新生軍訓閱兵式暨開學典禮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院士與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學子展開交流。
文新社記者團:我知道華中科技大學與文華學院都在進行個性化教育,而且都比較深入,但是我們一直沒有很深層次地理解個性化教育,那您認為個性化教育就是根據個人獨有個性因材施教嗎?
李培根院士:首先是學校要開放,讓學生融入到開放的環境里,也要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條件,個性化教育里,因材施教只是一個方面,我們更要了解學生的心理。而學生自己的內心也要開放,要去接納學校,接納社會,接納自己所學的專業,自己內心的真正喜歡,就不會只是被動學習了,學習就會變成一種享受。
文新社記者團:那有什么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主動學習嗎?
李培根院士:不同的專業知識未必能夠接受得很全面,即便讀了十幾年的書,畢業后走上社會有些還是沒有用,所以說學的知識要能夠活學活用,要主動思考。
文新社記者團:每個專業、每個學生的個性都不同,那學校應該怎么樣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去設置個性化教育呢?
李培根院士:專業性是一個部分,但是個性化教育還是要針對每個學生自己的個性來實施,就是學校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然后再來為他們提供環境。
文新社記者團:我們學校的教育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但是我們以前一直接受的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您認為以教師為中心和以學生為中心的最大區別是什么?
李培根院士:以教師為中心的理念對待學生就像對待工廠里面的產品,是以一種流水線的生產模式進行的,而以學生為中心是把他們當成有思想的人去交流,像精雕細琢般對待每一個不同的產品。
文新社記者團:那我們現在應該如何轉換以教師為中心的理念,使我們學生成為真正的中心呢?
李培根院士:首先還是要主動學習,主動實踐,更重要的是要敢于質疑,老師說的話不一定全部都是正確的,敢于提出自己的疑問,才是學習的正確方法,不能一味地聽老師說。
(編輯整理:王象紅)
更多有關"學生,院士,自己的,個性化,中心"的文章請點擊進入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