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師范大學是吉林省重點大學。學校始建于1958年,經過5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奠定了在吉林省屬師范院校的龍頭地位,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師培養中心、高校師資培訓中心和教師教育研究中心。現任黨委書記張波教授,校長楊景海教授。
學校占地面積100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4萬平方米,其中長春校區占地面積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3萬平方米。校園環境優雅,基礎設施先進,功能配套齊全。現有22個學院,2個教學部,30個研究所,117個實驗室。學校教學儀器設備價值達1.91億元,固定資產總值達7.9億元。圖書館藏書188.69萬冊。
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學生16360人,研究生2028人,留學生291人,成人教育學生15131人。現有教職工1524人,其中專任教師1178人。教師中有雙聘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13人,碩士生導師322人,教授227人、副教授級339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人選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0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省拔尖創新人才13人次,省高級專家2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8人,省主講教授2人,省教學名師7人,省優秀教師7人,省跨世紀學術和科技帶頭人后備人選3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師5人。2006年,學校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評為“人才工作先進單位”。
學校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保持本科教學優勢特色。現有61個本科專業,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立項課程1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個,國家級教師隊伍建設示范項目1項。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2個,省級精品課程25門,省級教師教育精品資源共享立項課程4門,省級優秀課程67門。省級優秀教學團隊9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省級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2個。學校連續6屆獲國家教學成果獎6項,是吉林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省屬高校。獲省級教學成果獎58項,省級教育技術成果獎67項。學校是“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吉林省大學生文化素質示范基地”、“吉林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踐基地”。學生課外活動豐富多彩,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科技競賽、“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校園文藝會演、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等多項活動中屢獲佳績。學校先后8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評為“全國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
學校大力發展研究生和留學生教育,現有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滿族語言文化”博士人才培養項目,13個碩士一級學科學位授權點,92個碩士二級學科學位授權點,覆蓋了哲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藝術學8個學科門類。同時,學校擁有教育碩士、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翻譯碩士、出版、法律和旅游管理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及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的培養權。2006年,學校被確定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項目院校”。
學校科研事業發展迅速。現有6個省級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一級學科),覆蓋43個二級學科。有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培育團隊,有18個省級以上科研創新平臺,其中包括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2個省科技廳科技創新中心、3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科技廳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個吉林特色文化研究基地、3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首批高等教育研究基地。“十一五”以來,共承擔國家、 省(部)、廳局級科研項目800余項。其中主持國家863計劃項目2項、合作2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項目33項,合作5項,主持國家社科規劃項目6項,國家社科單列學科教育科學基金項目2項,主持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5項、合作1項,主持科技部科技人員扶持企業項目3項,主持吉林省科技廳、吉林省社科規劃、教育部科技、人文社科規劃等省部級科研項目合計400余項。有6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全校教師共發表學術論文6000余篇。其中被SCI等三大索引收錄論文1300余篇,CSSCI收錄期刊論文5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教材200余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70余項,獲得授權24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70余項。
學校對外學術交流十分活躍,校際合作廣泛。在國內,與全國各師范大學及部分綜合性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國際上,學校與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澳大利亞、韓國、菲律賓、加拿大等國家及臺灣地區的近40所高校和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
吉林師范大學秉承“好學近知,力行近仁”的校訓,努力為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教師教育專業畢業生以基礎厚、能力強、潛力大、素質好而受到社會的廣泛歡迎和好評,在基礎教育界享有較高聲譽;在發揮教師教育專業人才培養優勢的同時,學校非常重視對非教師教育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與專業技能培訓,與就業市場接軌,培養實用型人才。畢業生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1999、2004、2009年,學校連續3次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評為“模范集體”。2009年,學校先后被吉林省教育廳和國家教育部授予“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稱號。2010年,學校被吉林省教育廳授予“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稱號。“十二五”期間,吉林師范大學提出了“建設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層次高水平師范大學”的奮斗目標。展望未來,吉林師范大學將與時俱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強化特色,提高質量,重點突破,科學發展,努力實現規模、結構、質量和效益的協調統一,朝著建設高層次高水平師范大學的宏偉目標闊步邁進。
![]() |
吉林師范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吉林四平 關注人數:次 |
類型:師范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吉林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5個 院士:1位 碩士點:80個 |
- 09-14[高校新聞]中北大學9位教師在全省中青年教師教
- 09-03[高校新聞]武漢工程大學廈門校友分會召開校友大
- 08-29[高校新聞]基礎教學部召開新學年第一次教學工作
- 08-27[高校新聞]“新學期、傳校風”記周巧雪同學的拾
- 08-21[高校新聞]學校召開2011—2012學年度述職大會
- 08-21[高校新聞]湖北工業大學承辦的全省高校思想政治
- 08-17[高校新聞]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學子在2012年全
- 08-04[高校新聞]北林海西會繼續在三明市開展科技調研
- [招生信息]吉林師范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吉林師范大學"的新聞

吉林師范大學是吉林省重點大學,坐落在吉林省四平市。學校建于1958年。現任黨委書記卓越教授,現任校長張伯軍教授。 吉林師范大學是吉林省高中骨干教師培養中心。建校50年來,共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6萬余人。畢業生以能力強、素質好、潛力大而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nbs...
吉林師范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8日
吉林師范大學專業設置
吉林師范大學的重點專業
現有7個吉林省重點學科。
吉林師范大學的錄取規則
第十二條錄取規則
文史類、理工類:
在文化課成績達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嚴格按照各省(市、區)規定的比例調閱考生檔案,由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同等條件下,適當參考相關科目成績。
體育類:
體育教育專業:在文化課成績達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數線、且專業課成績合格的考生中,先按文化課成績從高到低,以招生計劃150%的比例調閱考生檔案,確定學校最低文化課控制線,再按專業課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在文化課成績達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數線、且專業課成績合格,在所在省投檔的考生中,按專業課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藝術類:
音樂學、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文化課成績達到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分數線、且專業課成績合格的考生中,先按文化課成績從高到低,以招生計劃的150%比例調閱考生檔案,確定學校最低文化課控制線,再按專業課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音樂表演專業:文化課成績在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線上且專業課成績合格,在所在省投檔的考生中,按專業課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
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繪畫、動畫專業:文化課成績在考生所在省最低控制線上且專業課成績合格,在所在省投檔的考生中,按綜合成績從高到低擇優錄取。綜合成績=文化課成績總分的60%+專業課成績總分的100%。
2.加試要求:報考外語專業的考生,必須有外語口試成績;報考體育類專業的考生必須有體育專業考試合格證;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必須參加我校專業考試且考試合格(吉林省和遼寧省的美術類專業考生、內蒙古自治區的美術類和音樂類考生,承認相應省(區)對應專業的聯考合格成績),否則不予錄取。
3.專業調劑:學校有權按照考生的專業志愿對考生進行專業調劑,專業級差為1—3分。內蒙古自治區按“專業志愿清”原則進行錄取。在專業調劑一欄中,考生未填“同意(是)”或“不同意(否)”的,一律視為“不同意(否)”。
4.其他說明:吉林省考生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不合格者不予錄取。
吉林師范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吉林師范大學現有教職工1390人,專任教師994人(含外聘)。其中,雙聘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10人,碩士生導師230人,教授212人(含外聘)、副教授210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11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省高級專家3人,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7人,省拔尖創新人才10人,省主講教授2人,省教學名師6人,省優秀教師10人,省跨世紀學術和科技帶頭人后備人選3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師5人。2006年,學校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評為“人才工作先進單位”。
吉林師范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畢業生以能力強、素質好、潛力大而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連續多年平均就業率達到90%以上。
吉林師范大學的收費標準
第五章 收費標準
第八條 學費收取標準
本科專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小學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小學教育(英語方向)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教育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心理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學前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歷史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環境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化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應用化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生物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生物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地理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物理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應用物理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統計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民族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850元;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財務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市場營銷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環境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旅游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180元;法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20元;體育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20元;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20元;社會工作(社會福利方向)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20元;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20元;金融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20元;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620元;英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商務英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俄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日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朝鮮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德語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060元;美術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940元;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940元;環境設計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940元;繪畫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940元;新聞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820元;編輯出版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820元;動畫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820元;音樂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820元;音樂表演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820元;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6820元;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通信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軟件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840元。
專科專業:
初等教育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300元;初等教育(語文方向)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3300元;初等教育(英語方向)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4300元;初等教育(美術方向)專業學費標準為每生每學年5100元。
吉林師范大學在校生情況
吉林師范大學現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學生15155人,研究生1372人,留學生437人,成人教育學生12267人。學生課外活動豐富多彩,學校先后8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評為“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學生在“挑戰杯”、“電子作品設計”、“大學生藝術節”等全國性大學生科技、文體競賽中多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