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愛詮釋“胡氏教學法” ——記第二屆“我最喜愛的老師”胡祎
本網訊(記者 趙霞)“不管以后有沒有教你們,你們有關于數學的問題可以隨時來問我。”這是胡祎給每個學生留下的承諾。1999年,畢業于江西師范大學數學教育專業的胡祎,來到景德鎮陶瓷學院信息工程學院成為一名數學老師,主講《高等數學》、《概率統計》、《線性代數》、《運籌學》、《假設檢驗》、《現代數學方法》、《數學哲學》等課程。從教十五年,胡祎已記不清多少次因為放學后留在學校給學生解答疑惑而誤了回家的校車,課間急匆匆的腳步也無數次為此而慢了下來。小小的承諾飽含了她對學生的責任感,也見證了她對教師這份偉大職業的熱愛與執著。胡祎將對工作的熱愛、學生的熱情注入到“胡氏教學法”,她特有的“胡氏魅力”也讓她連續兩屆榮獲了“我最喜愛的老師”稱號。

胡祎熱愛教師職業,堅持用心對待每一堂課。她在備課前會通過上網查詢、詢問其他專業的老師等方式,了解數學在該專業有何具體應用,比如《概率論》課程中的數據分析、模型建立知識在無機非金屬專業中有廣泛的應用,而經濟類的學生在專業中運用較多的是《運籌學》中非線性規劃、統計分析等知識,她就會分別將這些知識點作為備課重點,對癥下藥,從而讓學生能更好的運用數學知識。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胡老師也會調整教學方法。經濟類的學生大多為文科生,文科生形象思維優于邏輯思維,為了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她便在講解數學問題時引入炒股、投資的具體案例,吸引學生的興趣,在具體案例中推算數據從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胡祎認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她要求學生在一堂50分鐘的課上至少保證35分鐘的聽課效率。胡老師在課堂上留給學生自由思考的空間,一節課下來,提問、學生討論,甚至讓學生來講解都是“家常便飯”。
講到復雜難懂的數學公式,她會認真地在黑板上一筆一劃引導學生去推理,而不是單純地將數學概念灌輸給學生。她認為老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內容本身,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這才是教學的目的所在。為了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胡祎在課上便舉出“曹沖稱象”的例子,舉例說明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胡祎說:“以等量的石頭重量將大象的重量分割最后求和,其實曹沖稱象的原理體現了微積分中的本質方法-微元法,思想就是“化整為零,積零為整”,這是在實際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思維方法。這就體現了數學課程的重要性。”

胡祎堅持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私底下,她不僅是老師,也是學生知心的朋友。在與2013級無機非金屬專業的同學們交流時,她了解到一名學生平時不愿上課,時間大都浪費在游戲上面,胡老師覺得他可能是沒有確立好學習目標而產生了厭學的情緒,有點自暴自棄。胡老師經常在課上鼓勵這名學生回答問題,課后及時和他溝通,漸漸的打開了那名學生的心扉,長久的努力下,這個學生慢慢地先從教室最后幾排移到了前排,交上來的作業正確率也越來越高。“看到這些改變,心底還是很欣慰的。”胡祎說。
胡祎堅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她堅持每堂課提前到教室,十五年如一日,她從未改變過這個習慣。2013年的一個早晨,大雨滂沱,路面早已積滿了雨水,行人寸步難行。陳文俊所在的班級在早上一二節課是胡老師的高數課,因為天氣原因,許多學生在上課鈴聲響之后才陸續踏入了教室,而胡祎老師像往常一樣早已提前來到教室準備上課。當天學校地上的積水很多,胡老師顧不得自己的鞋子被浸濕,堅持上完了兩節課,就這樣,冰冷的水泡著她的腳整整兩節課。她的學生后來才知道那天老師耽誤了校車,為了不誤上課,于是自己打車過來上課。
胡祎認為教育植根于愛,“胡氏教學法”同樣如此。胡祎對“胡氏教學法”這樣總結到:“沒有什么特別的方法,首先得熱愛教師這份職業,其次,得愛學生、尊重學生,為學生做正確的向導,用學生能接受的方法踏踏實實教給學生一些方法,給學生鍛煉能力的機會,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使學生成為德才兼備的人。”這就是充滿魅力的胡氏教學法。現在經常有大三、大四的學生為考研來旁聽胡祎的高數課,胡祎笑道:“這也是學生肯定自己的一種表現,我還會一如既往的努力工作。”
更多有關"學生,景德鎮陶瓷學院,江西師范大學,老師,數學"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景德鎮陶瓷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