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華廈學院是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本科層次的普通高校,是一所有著22年辦學歷史,辦學規范,特色鮮明的應用技術大學。學校地處廈門集美文教區,距沿海高鐵動車樞紐站——“廈門北站”數百米之遙。學校于1993年由廈門市原政協主席蔡望懷等知名人士集社會力量捐資創辦。創辦伊始,學校董事會就堅持“零回報”辦學模式,董事會成員不取分文酬勞;堅持公益性和非營利性定位,學校法人資產不轉移、不分割、不流失,并且建立了風險保障基金,屬完全公益性的教育機構。2010年學校成為國家“非營利民辦高校辦學制度”教育體制改革項目試點院校;2013年學校成為首批全國非營利性民辦高等學校聯盟成員;2014年教育部批準在廈門華廈職業學院基礎上籌建本科層次廈門華廈學院,2015年4月28日正式批準設立。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現任院長為王小如教授,系1988年首批留美歸國博士,博士生導師,曾任廈門大學副校長、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和國家863計劃海洋監測技術主題專家等職務。【辦學條件與規模】 學校校園占地面積602.97畝,建筑面積18.65萬平方米,是一個集教學樓、實驗室、圖書館、后勤服務樓、行政辦公樓和體育運動場于一體的現代化校園。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672.18萬元,圖書館面積1.71萬平方米,紙質圖書68.60萬冊,擁有電子圖書折合74.90萬冊,可用數據庫資源62個,實訓中心面積5.59萬平方米,校內實驗(實訓)室127個,校外實習基地115個,工學專業教學實習工廠4個。【學科專業與定位】學校設有檢驗科學與技術系、信息與機電工程系、財會金融系、商貿管理系、商務外語系、人文創意系等6個系。學校目前擁有43個本、專科招生專業,根據福建省和廈門市規劃,以區域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導向,形成了以工學為主、管理學為輔的學科專業發展原則,不斷形成了以檢驗技術、信息技術等本科學科專業群為重點的學科專業構架。專業特色明顯、服務民生的應用技術專業群有一定優勢。 【師資隊伍與建設】學校以科研創新平臺為依托,加大力度引進和培養學科專業建設帶頭人和中青年優秀人才,不斷優化年齡結構、學緣結構、職稱結構,一批年富力強、具有高學歷、高職稱或海外留學背景的教師擔當學術領軍人物和教學、管理骨干,形成了合理的學術梯隊和專業教學團隊,進一步提升了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的能力。學校現有專任教師315人,生師比16.26∶1,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以上的專任教師125人,占專任教師的39.68%;具有碩士以上學位專任教師148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6.98%;“雙師型”教師150人,占專任教師的47.62%。兼職教師82人,約為專任教師的26.03%,主要是來自行業、企業、高校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人才培養與特色】學校以“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為校訓,切實貫徹“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辦學理念,打造“自然、人文、和諧、簡約”的綠色校園文化,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中興通訊學院,共辦通信工程等專業;與臺灣慈濟技術學院合作共建社區康復專業;與北京超星集團共建華廈數字教學媒體中心;與廈門市物流協會共同成立廈門物流人才平臺--廈門市物流校企合作服務中心;與廈門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合作開展空氣污染物網格監測;與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聯合建設大氣環境研究中心。此外,學校積極響應國家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業的指導意見,劃撥近1000平方米教學實踐用地,引進中國移動、中國人壽、順豐速運、向陽坊等知名企業,共建校企創業培育基地13個,不斷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學校招生情況一直保持良好且呈逐年攀升態勢。近三年的考生報考率都遠超100%,新生報到率近90%,招生總體位居全省民辦高職院校第一,全省高職院校前列。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超過98%。辦學以來已累計為社會輸送畢業生近20000名,人才培養質量廣受社會肯定。近三年,學校學生獲得市級以上個人和集體表彰391人次(項)。其中,在福建省高職技能競賽中獲得一等獎10個,二等獎20個,三等獎37個,總成績位居福建省同類院校前列。尤其是,2012年、2013年、2014年,連續在國家級技能競賽中獲得國家級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科學研究與應用】 學校以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為目標,積極開展科研創新平臺建設和社會服務。建有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華廈學院大氣環境研究中心”;福建省科技廳“福建省 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檢測試劑與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廈門科技局“廈門市應用技術研究院”、“廈門市食品藥品重點實驗室”、“廈門市環境監測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廈門市教育局“廈門市高校物流專業師資培訓基地”、“教育信息化推廣中心”;中國物流學會產學研基地。承擔國家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基于教育與培訓融通的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研究與實踐”項目子課題“營養與膳食”課題研究等工作。【境外交流與合作】學校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積極與海內外高校開展交流合作,與美國伊利諾伊中心學院、美國阿肯色大學小石城分校、臺中科技大學、臺灣勤益科技大學、臺北城市科技大學、臺灣修平科技大學、慈濟技術學院等高校簽訂交流合作協議,互換教師、學生,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近幾年,學校選送了50余名學生前往美國、臺灣等高校交流學習。
展望未來,華廈學院堅持非營利性辦學宗旨,堅定地走應用技術大學辦學之路,腳踏實地、求新務實、打造特色、樹立品牌,朝著建設全國一流應用技術大學的辦學目標不斷前進。
廈門華廈職業學院 |
等級:大專 位于福建0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綜合 性質:(民辦)高職專科 主管部門:福建省教育廳 |
- 10-20[高校新聞]南昌工學院領導赴義烏工商學院考察交
- 09-29[高校新聞]上海電力學院職工在市教育系統女教師
- 09-26[高校新聞]省教育廳科技處領導來校調研產業集群
- 09-25[高校新聞]傳承弘揚會計文化,推進會計事業發展
- 09-20[高校新聞]工業設計學院2012年暑期工作坊系列活
- 09-16[高校新聞]《大眾日報》報道濱州學院引領黃河三
- 09-15[高校新聞]南京大學金陵學院迎接2012級本科新生
- 09-13[高校新聞]上海電力學院舉行2012年度新進教師崗
- [招生信息]廈門華廈職業學院2018年錄取分數線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廈門華廈職業學院"的新聞

廈門華廈職業學院是1993年由時任廈門市政協主席蔡望懷等知名人士倡辦,是廈門市首家民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學院,屬完全公益性的教育機構。1997年被民辦高教委授予全國民辦高校先進單位。2001年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全國統一招生,是廈門市政府重點扶持的民辦高校。2006年榮獲“福建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廈門華廈職業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6日
廈門華廈職業學院專業設置
廈門華廈職業學院的重點專業
廈門華廈職業學院的錄取規則
六、組織機構及錄取原則
1.成立以學校領導為組長的招生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全校招生錄取工作,學校招生辦公室負責處理日常具體工作。錄取工作貫徹“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德、智、體、美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嚴格按教育部和省計劃部門核定的當年招生計劃和學院制定的招生規則進行招生。
2.成立以學校黨委分管紀檢的院領導為組長的紀檢監察小組,負責監督招生錄取的各項工作和處理各類招生投訴。
3.凡填報我校的考生,在同等條件下按照民辦院校優惠條件優先錄取,具體照顧政策按各省高招辦規定執行。
4.我校按分數優先錄取本批次平行志愿填報我校的考生。在生源充足且第一輪出檔可完成招生計劃的情況下,不再招收其他考生。對于進檔考生,學校根據各專業志愿填報情況確定專業錄取分數線,依照考生的志愿信息分專業錄取;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學校可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劑;對無法滿足其專業志愿又不服從調劑的考生予以退檔。專業志愿之間設分數級差。
廈門華廈職業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廈門華廈職業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廈門華廈職業學院的收費標準
2012年收費項目、標準及退費辦法(具體按物價主管部門批準及學校最終確定的收費標準執行)
1.學費收費標準如下:
(1)會計、會計統計與核算、財務管理等專業 學費8500元/學年
(2)財政金融類(金融服務) 學費為7500元/學年
(3)食 品 類(安全檢驗) 學費為8500元/學年
(4)電子信息類(信息工程) 學費為 7500元/學年
(5)自動化類(機械汽車) 學費為7500元/學年
(6)港口運輸類(現代流通) 學費為8500元/學年;
(7)工商管理類 (企管營銷) 學費為7500元/學年
(8)藝術設計類(創意設計) 學費為9600元/學年
(9)語言文化類(商務服務) 學費為7500元/學年
(11)文秘、旅游管理等專業 學費為7500元/學年;
2.住宿費收費標準如下:
集美校區宿舍住宿費為1400元/學年。
3.退費辦法(閩價【2006】費154號):
(1)繳費后未入讀的,學年的學費和住宿費按收費標準的90%予以清退。
(2)繳費后入讀未滿一個月的,學年的學費和住宿費按收費標準的80%予以清退。
(3)繳費后入讀超過一個月至一個學期(含讀完一個學期)的,學年的學費和住宿費按收費標準的50%予以清退。
(4)繳費后入讀超過一個學期的,學年的學費和住宿費不予清退。
(5)被開除學籍的,學年的學費和住宿費不予清退。
廈門華廈職業學院在校生情況
現有在校生近6000人,其中全日制高職高專學生超過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