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師范大學創建于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學校之一,自治區重點大學,是培養基礎教育、民族教育師資和蒙漢兼通少數民族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區中學教師培養中心、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基礎教育與民族教育改革發展研究中心,被譽為"民族教育的搖籃"。
學校占地面積38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90余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17億余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5億余元。館藏圖書240余萬冊,電子圖書1600余GB,長年購置的電子文獻數據達9種,長期訂閱中外文期刊(含電子期刊)近14000種。學校下設22個職能處室,34個二級學院,1個獨立學院,3個教研部。現有教職工24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500余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5.95%,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3.99%,有博士生導師28名、碩士生導師548人;有自治區級教學名師9人,國家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70人(次),享受政府津貼教師22人。
學校在校全日制本專科生30000余人,各類研究生4200余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5800余人,各類留學生400余人,形成了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開設64個本科專業,涵蓋9大學科門類。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6個;有自治區級品牌專業28個,自治區精品課程54門,自治區級教學團隊8個;有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9個,自治區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18個,校級重點學科37個。
學校擁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2個、二級學科4個,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24個、二級學科112個,專業碩士8個,此外,還招收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2008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正式成為具有碩士研究生免試推薦入學資格的高校。學校有科研機構81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5個,自治區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中央與地方高校共建基礎實驗室和特色實驗室12個,自治區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自治區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十一五"以來,學校共承擔國家級課題137項,省部級課題399項,廳局級課題345項,橫向課題101項,科研經費總額達到10799余萬元。共發表學術論文600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340余部,被三大檢索收錄的論文212篇。獲省部級以上獎勵384項,申請專利22項,省部級以上鑒定成果60余項。
半個多世紀以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學校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業、實踐探索,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審時度勢,深刻認識自身在自治區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觀分析學校的發展歷史與現狀,經過多次教育思想大學習、大討論,明確提出了"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認真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堅持全面建設和又好又快的發展方針;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教學科研并重,突出內涵發展;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為主體,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以體制創新為保障和動力,努力促進質量、效益、規模、結構的協調發展;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根本要求,求真務實、艱苦奮斗、開拓創新,不斷提高服務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努力把內蒙古師范大學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師范大學"的辦學指導思想。
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對大學的功能、使命和規律的理性認識逐漸深化,經過沉淀、凝練和升華,形成了"求真務實,育人至上,科技創新,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強化了"雙學位教師教育和蒙漢兼通人才培養"的辦學特色。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學校秉承"獻身、求實、團結、奮進"校訓,已培養輸送各類畢業生17萬余人。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對外交流,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蒙古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及國內一些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積極發展留學生教育,成立了蒙漢語留學生教育中心,2009年被批準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先后聘請包括五位兩院院士在內的近三百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任學校學術顧問、客座教授和兼職教授。
目前,學校正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按照"抓機遇、謀發展、強特色、上水平、建名校"的發展思路,堅持"全面發展、突出重點、重點突破、帶動全面"的發展策略,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為實現"把學校建設成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師范大學"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 |
內蒙古師范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內蒙古呼和浩特 關注人數:次 |
類型:師范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18個 院士:5位 博士點:1個 碩士點:71個 |
- 09-18[高校新聞]【豐湖黨旗紅】惠院學子迎戰2012年全
- 09-02[高校新聞]臺州學院召開中層干部學習會
- 08-29[高校新聞]開學第一天 教學生活秩序井然
- 08-27[高校新聞]全國中小企業經理人培訓揭牌儀式在武
- 08-26[高校新聞]學院迎新工作協調會議召開
- 08-26[高校新聞]濰坊學院高密校友會成立
- 08-25[高校新聞]【視頻】全省高校深化拓展“大別山道
- 08-22[高校新聞]惠州學院與皇冠假日酒店開展“洲際酒
- [招生信息]內蒙古師范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內蒙古師范大學"的新聞

內蒙古師范大學創建于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高等學校之一,自治區重點大學,是培養基礎教育、民族教育師資和蒙漢兼通少數民族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區中學教師培養中心、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中心、基礎教育與民族教育改革發展研究中心,被譽為“民族教育的搖籃 ”。&nbs...
內蒙古師范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8日
內蒙古師范大學專業設置
內蒙古師范大學的重點專業
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有自治區精品課程41門,自治區級品牌專業22個;有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自治區重點學科和重點培育學科18個,校級重點學科37個。
內蒙古師范大學的錄取規則
內蒙古師范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現有教職工24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余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0%以上,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0%以上,有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390余人;有自治區高等學校教學名師5人,國家和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8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自治區高等教育人才培養“111人才工程”共120人(次),享受政府津貼教師40人。
內蒙古師范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學校秉承“獻身、求實、團結、奮進”校訓,已培養輸送各類畢業生10萬余人。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對外交流,與美國、荷蘭、俄羅斯、日本、韓國、蒙古國等國家及國內一些知名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積極發展留學生教育,建立了蒙漢語留學生教育中心。
內蒙古師范大學的收費標準
第二十一條 學費:
中外合作辦學各專業16000元/學年。
漢授授課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中: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專業,音樂學院、美術學院、雕塑藝術研究院、國際現代設計藝術學院、民族藝術學院各專業,基礎教育學院美術教育、音樂教育專業,青年政治學院藝術設計專業7000元/學年;體育學院其它專業,傳媒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6000元/學年;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各專業,外國語學院英語、俄語專業,基礎教育學院計算機應用技術、英語教育專業及方向,青年政治學院英語(旅游英語)、英語教育、會計電算化、日語、計算機各專業,人民武裝學院人民武裝指揮專業5000元/學年;音樂表演(空中乘務)專業13000元/學年。其他漢語授課本、專科學費3500元/學年;
蒙語授課專業學費均在同類漢語授課專業學費標準基礎上下調20%。
若內蒙古自治區對于收費標準有變動,按照新標準執行。
第二十二條 住宿費:700元—900元/學年。
內蒙古師范大學在校生情況
學校在校全日制本專科生26000余人,各類博士、碩士研究生3000余人,各類成人教育學生近8500余人,各類留學生近300人,形成了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