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民族大學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坐落在被譽為科爾沁草原明珠的通遼市。由創建于1958年有著堅實辦學基礎的原內蒙古民族師范學院、內蒙古蒙醫學院、哲里木畜牧學院于2000年6月合并組建,是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國家民委共建高校,隸屬于自治區人民政府。由自治區教育廳主管,是自治區唯一一所綜合性民族大學。
多年來,學校注重發揮民族特色、地區特點和學科優勢,確立了具有豐富內涵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大力發展民族高等教育,傳承和弘揚蒙古族優秀文化,創新和發展蒙醫蒙藥,培養蒙漢兼通的少數民族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的辦學特色,在為自治區和國家培養少數民族優秀人才方面做出突出貢獻。
學校的發展建設,始終受到國家和自治區領導的關懷和支持。原國家副主席烏蘭夫曾為學校題詞,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布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司馬義·艾買提、烏云其木格,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自治區黨委書記儲波、自治區政府原主席楊晶、自治區政協主席陳光林等都曾來校檢查指導工作。
學校總占地面積236.6萬平方米,其中教學占地面積91.1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37.9萬平方米。學校固定資產凈值4.94億元,資產總值為7億元。全校現有教職工1721人,專任教師991人,其中正副教授43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569人。學校現有本專科學生17915人,研究生497人,留學生310人,成人教育本專科學生17800人。五十年來,已累計為社會培養各級各類人才14萬多人。學校設政法與歷史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蒙古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文學院、傳媒學院、美術學院、音樂學院、體育學院、數學學院、計算機科學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化學化工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農學院、動物科技學院、蒙醫藥學院、醫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國際交流學院(外事辦)、護理學院、成人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和大學外語教學部共23個教學單位;設圖書館、分析測試中心、學報編輯部、網絡中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蒙醫藥研究中心6個教輔單位;設后勤服務總公司和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和第二附屬醫院(牙克石林業總醫院)3個附屬單位。
學校有世界史研究所、科爾沁文化研究所、計算物理研究所、蒙醫藥研究所等17個校級研究所。現有本科專業59個,職業技術教育專業7個,涵蓋了法、教育、文、史、理、工、農、醫、管理、經濟10個學科門類,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自治區級品牌專業,23門自治區級精品課程。6個版本的學報在國內外公開發行,其中社會科學漢文版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
學校于1998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有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9個校級重點學科。現有中國少數民族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體育教育訓練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世界史、應用數學、理論物理、有機化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草業科學、預防獸醫學、民族醫學、中西醫結合基礎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中藥學等1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9個研究方向,分屬法學、文學、教育學、歷史學、理學、農學、醫學等7個學科門類。2008年我校成為農業推廣碩士和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有作物、養殖、臨床醫學碩士(民族醫學)、臨床醫學碩士(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等4個專業培養領域。
學校圖書館藏書161萬冊,中外文期刊種類3200余種,建有光盤、網絡數據庫和中國知網學術期刊鏡像站,擁有大型電子閱覽室。學校有77個基礎和專業實驗室,其中蒙醫藥研發工程實驗室是國家民委-教育部共建實驗室,5個為自治區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擁有較為先進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建有連通三個校區及教工住宅的校園網絡。
學校已與吉林大學、遼寧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沈陽藥科大學等6所國內知名院校開展了合作辦學。同時,還與蒙古國國立大學、衛生科技大學和日本酪農學園大學、上越教育大學、作新學院大學和韓國又松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等7所國外院校開展了合作辦學,已選送400余名學生到國外合作院校交流培養。
![]() |
內蒙古民族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內蒙古通遼市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綜合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碩士點:19個 |
- 09-16[高校新聞]數學學院舉辦教師節慶祝表彰活動
- 09-15[高校新聞]濰坊學院召開教育教學改革推進委員會
- 09-03[高校新聞]廣西師范學院獲4項第九屆廣西文聯文
- 09-01[高校新聞]鄭州大學研究生暑期創新實踐服務團赴
- 08-29[高校新聞]重大城科申報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
- 08-19[高校新聞]在皖高校深化拓展“大別山道路”暨服
- 08-03[高校新聞]北京城市學院與石景山區政府舉行首都
- 07-27[高校新聞]湘雅醫院:秉承傳統合力共建“平安醫
- [招生信息]內蒙古民族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內蒙古民族大學"的新聞

內蒙古民族大學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坐落在被譽為科爾沁草原明珠的通遼市。由創建于1958年有著堅實辦學基礎的原內蒙古民族師范學院、內蒙古蒙醫學院、哲里木畜牧學院于2000年6月合并組建,是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國家民委共建高校,隸屬于自治區人民政府。由自治區教育廳主管,是自治區唯一一所綜合性民族大學...
內蒙古民族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6日
內蒙古民族大學專業設置
內蒙古民族大學的重點專業
現有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9個校級重點學科。現有本科專業59個,職業技術教育專業7個,涵蓋了法、教育、文、史、理、工、農、醫、管理、經濟10個學科門類,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自治區級品牌專業。
內蒙古民族大學的錄取規則
錄取原則:
1.遵循公平競爭、公開選拔、公開程序,德、智、體全面考核,綜合評價,以高考成績為依據,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2.采用“專業志愿清”的錄取方式,依據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按志愿優先、分數優先的原則安排專業。志愿間不設分數級差。對考生所填報志愿不能滿足又不服從調劑的投檔考生,學校將予以退檔。
3.不限定男女比例,體檢要求按國家招生體檢標準執行。
4.報考體育類專業、音樂表演專業的考生,男身高不低于170cm,女身高不低于160cm,其中音樂表演專業(空乘與禮儀、安檢)的考生,男身高175cm-185cm,女身高163cm-175cm,年齡不超過二十周歲,即1992年1月1日以后出生;報考師范類專業的考生,男身高不低于155cm,女身高不低于150cm。報考美術學、藝術設計、音樂表演專業(空乘與禮儀、安檢)要求無色盲、色弱。
5.蒙語授課的體育類專業考生報考我校漢語授課的體育類專業,要有較好的漢語水平,經錄取入學后不得轉入蒙語授課的體育類專業;運動訓練專業考生,經錄取入學后不得轉入其它專業。
6.報考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數學成績漢授不低于80分,蒙授不低于50分;報考漢語言文學專業,語文成績不低于90分;報考英語專業,英語成績不低于90分,須加試口語且成績合格;報考英語專業(蒙授),英語成績不低于60分;報考國際經濟與貿易、對外漢語專業英語成績不低于90分;音樂表演專業(空乘與禮儀、安檢)外語成績不低于30分;國際經濟與貿易、對外漢語、網絡工程和醫學類專業(漢授)受師資等辦學條件所限,入學后外語只開設英語教學,非英語語種考生謹慎填報。
7.報考美術學、藝術設計專業,內蒙古考生須達到自治區美術類專業統考劃定的最低控制分數線,可兼報;山東省考生使用山東省美術類專業統考成績,須達到山東省劃定的最低控制分數線,可兼報;江西省考生須參加我校單獨組織的專業考試,統一劃定專業考試成績合格線,使用同一專業成績,可兼報;報考音樂學、音樂表演專業,須參加我校單獨組織的專業考試,內蒙古考生按聲樂、器樂、鍵盤、作曲方向分別劃定專業考試成績合格線,各方向不可兼報;區外考生兩專業使用同一專業成績,可兼報。
8.美術學、藝術設計、音樂學、音樂表演專業(其中音樂表演<空乘與禮儀、安檢)>有復試成績且體檢合格),按綜合分數由高到低擇優錄取(綜合分數=專業考試成績×60%+文化課成績×40%);藝術類(中外合作辦學)(音樂表演),要求達到我校或其它本科院校的專業考試成績合格線,按高考文化課成績由高到低擇優錄取;藝術類(中外合作辦學)(藝術設計),要求達到自治區美術類專業統考劃定的最低控制分數線,按高考文化課成績由高到低擇優錄取。
9.少數民族預科班(心理學)只招收蒙古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鄂溫克族、俄羅斯族的漢語授課考生。少數民族預科班(漢語言文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只招收呼倫貝爾市達斡爾自治旗的達斡爾族、鄂倫春自治旗的鄂倫春族、鄂溫克自治旗的鄂溫克族及額爾古納市的俄羅斯族的漢語授課考生。
10.新生入學后按規定進行入學資格復查。經復查,凡不符合條件或有舞弊行為的,將按有關規定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
內蒙古民族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全校現有教職工1726人。專任教師1004人,其中正副教授43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555人。
內蒙古民族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部分畢業生出現供不應求的喜人局面
內蒙古民族大學的收費標準
內蒙古民族大學在校生情況
全校現有教職工1721人,專任教師991人,其中正副教授435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569人。學校現有本專科學生17915人,研究生497人,留學生310人,成人教育本專科學生178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