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體育學院創建于1954年,坐落在古城西安小雁塔西側,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6所體育院校之一,原隸屬國家體育總局(國家體委),2001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現為陜西省人民政府與國家體育總局共建院校。
建院初期,賀龍元帥親自為學院圈選校址并鼓勵師生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艱苦創業,由此學院確立了“篤學重教、造就人才、服務體育、福佑人民”的辦學宗旨。之后,國家體育總局(國家體委)歷任主要領導人榮高棠、李夢華、伍紹祖、袁偉民、劉鵬等先后蒞臨學院指導工作,關懷和支持學院的建設與發展。經過幾代西體人不懈努力和歷史積淀,形成了“誠厚儉樸、勤奮刻苦、團結拼搏、求實創新、愛國榮校”的辦學傳統與特色,為國家培養造就了3萬多名高素質體育人才。
學院現有本部、灃峪口兩個校區,占地面積920畝。教職工810人,專任教師565人:其中教授68人,副教授167人;具有碩士學位以上的教師326人,占教師總數的57.7%;具有博士學位75人,占教師總數的13.3%;具有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陜西省突出貢獻專家、國家體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陜西省教學名師等榮譽稱號的專家學者8人;博士生導師9人,碩士生導師96人;具有運動健將稱號的教師17人。
學院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7751人,其中本科生7292人,碩士研究生459人。現有8個系(體育教育系、運動訓練系、武術系、社會體育與休閑體育系、健康科學系、體育傳媒系、體育藝術系、體育經濟與體育管理系),2部(研究生部、思政部),1院(高等職業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1校(附屬競技體育運動學校)。
學院1959年開始招收體育學類專業本科生,現有18個本科專業(體育學類專業7個,非體育學類專業11個),涵蓋了經、教、文、管、藝5個專業門類;擁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運動人體科學),3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民族傳統體育、表演、應用心理學);1 門國家級精品課程(田徑),11門省級精品課程(籃球、足球、體操,健美操、藝術體操、散打、運動生理學、運動生物力學、體育經濟、體育概論、學校體育學);4個省級教學團隊(田徑、籃球、健美操、運動人體科學),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運動人體科學實驗中心)和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運動康復促進、田徑)。
學院擁有一流的教學、訓練場館,設有運動人體科學實驗中心、新聞實驗中心、語音實驗中心、計算機實驗中心;圖書館是西北地區體育科學文獻信息中心,總藏書64萬多冊。校園網設備先進,貫通兩個校區,布設了7000多個信息點。學院具有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國家跆拳道訓練基地、國家健美操訓練基地、國家柔道中高級教練員培訓中心、中國地擲球培訓中心、西北地區田徑高水平人才培訓中心等人才培養平臺,迄今在國際和國內重大體育比賽中共獲金牌328枚,為國家爭了光,為陜西和學院添了彩。
學院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6年獲批碩士培養單位,現擁有2個一級學科(體育學、心理學)碩士學位授權點和8個二級學科(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人文社會學、民族傳統體育學、體育管理學、實用心理學、運動醫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授權點,1個陜西省重點學科(體育學)建設點,2個陜西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特色學科建設項目(西部體育與區域社會發展、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是體育專業碩士學位首批試點單位,2004年開始與上海體育學院等院校合作培養博士研究生。
學院現有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運動技術分析與技能評定、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陜西省高校體育法學研究基地等學科平臺,在運動技術分析與技能評定、運動健康促進、體育產業及民族民間體育項目等研究領域已形成特色。近5年來,承擔了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科技部軟科學科研項目3項,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重點項目課題2項;省、部級課題82項,其中,社會科學基金研究課題48項,備戰奧運會科研攻關課題11項,省科技廳科研攻關課題6項,自然科學研究項目17項等。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被《全國報刊索引》、《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列為中文體育類核心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CSSCI)數據庫來源期刊;被“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列為來源期刊;被美國《國際期刊指南》、《國際體育文獻數據庫》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收錄。
學院重視對外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對外合作與交流,先后與日本、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韓國等 20 多個國家和香港、澳門地區等30所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關系和協作關系,加快了學院辦學的國際化進程,擴大了國際影響。
學院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積極實施“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創新榮校”戰略;以轉變教育思想觀念為先導,以育人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以改革為動力,以加快發展為第一要務;積極為全民健身、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服務,為學院建設成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2012年4月16日更新)
西安體育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陜西西安 關注人數:次 | |
類型:體育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陜西省教育廳 國家重點學科:4個 碩士點:7個 |
- 09-18[高校新聞]開學首日惠州學院教學秩序良好
- 09-14[高校新聞]中南大學喜增一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
- 09-01[高校新聞]北京師范大學承擔國培計劃示范性遠程
- 08-31[高校新聞]工學院社會實踐凝聚青春、快樂奉獻
- 08-28[高校新聞]“單片機原理立體教學體系”順利通過
- 08-28[高校新聞]高校文科物理及科學素質教育類課程研
- 08-25[高校新聞]重慶工商大學喜獲上級批準設立全國碩
- 08-03[高校新聞]上海市電力公司向上海電力學院贈書暨
- [招生信息]西安體育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寧夏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西安體育學院"的新聞

西安體育學院創建于 1954 年,坐落在古城西安小雁塔西側,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六所體育院校之一。2001 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現為國家體育總局與陜西省共建院校。 建院初期,賀龍元帥親自為學院圈選新校址并鼓勵師生繼承和發揚延安精神,艱苦創業,由此學院確立了“篤學...
西安體育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6日
西安體育學院專業設置
西安體育學院的重點專業
體育教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和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為陜西省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運動訓練專業、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為陜西省特色專業。田徑、體操、籃球、足球和散打被評為陜西省精品課程。
西安體育學院的錄取規則
二、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錄取原則
1、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要求體育成績一般不低于65分;英語專業英語成績不低于85分。
2、原則上只接收第一志愿考生。在第一志愿考生不滿額的情況下,依次錄取第二、三志愿的考生。
3.在專業錄取上,對進檔考生采取專業清的辦法,即按所報專業排列順序由高分向低分錄取,第一志愿不能滿足的,按第二專業排序由高分向低分錄取,對于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不予錄取。
4、在考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核和體檢合格的情況下,對進檔考生,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在體育成績和文化成績均達到當地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情況下,按體育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在體育成績相同時,按文化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休閑體育、特殊教育專業在體育成績和文化成績均達到當地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情況下,按文化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在文化成績相同時,按體育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音樂學、表演、舞蹈學、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在文化成績達到當地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情況下,按專業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在專業成績相同時,按文化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其他專業在文化成績達到當地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情況下,綜合評價,按文化課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5、在同等條件下(同等條件一般指各專業進檔考生),我院將優先錄取相關科目成績排名靠前的考生(如:某項體育成績接近或達到二級運動員標準、某相關科目成績突出)或身體條件較優秀的考生(如:男性考生身高185厘米以上、女性考生身高170厘米以上)。
三、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錄取原則
1、我院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實行單獨統一招生。文化課考試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統一命題,體育考試執行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統一制定的《單獨招生體育測試方法與評分標準》,我院負責組織體育與文化課考試及單獨招生錄取工作,新生錄取名單報有關生源省(市、區)招生辦備案蓋章。
2、錄取原則:德智體全面衡量,政審、體檢、考試成績合格,在文化考試成績達到我院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根據各運動項目招生計劃按文體綜合成績分省分項目分性別擇優錄取,文化考試單科缺考或單科成績為零分不予錄取。在錄取中,首先錄取能承擔競賽任務的免試生、運動技術水平達健將級(或武英級)的考生和近年來在國際性比賽中獲前八名或全國性比賽中獲前六名且能承擔競賽任務的一級運動員,其次根據我院實際及項目特點錄取運動技術水平達到或接近一級運動員(或一級武士)和其他具備二級運動員(或二級武士)資格的考生。
西安體育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教職工810人,專任教師 545 人:其中教授 70人,副教授 141人;具有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教師30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4 人,陜西省教學名師 2 人;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2 人,國家體育總局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3 人;博士生導師 4 人,碩士生導師 81 人;運動健將稱號教師 17 人。
西安體育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無該校綜合數據,學校各專業近幾年就業率如下:
西安體育學院的收費標準
2、錄取原則:德智體全面衡量,政審、體檢、考試成績合格,在文化考試成績達到我院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根據各運動項目招生計劃按文體綜合成績分省分項目分性別擇優錄取,文化考試單科缺考或單科成績為零分不予錄取。在錄取中,首先錄取能承擔競賽任務的免試生、運動技術水平達健將級(或武英級)的考生和近年來在國際性比賽中獲前八名或全國性比賽中獲前六名且能承擔競賽任務的一級運動員,其次根據我院實際及項目特點錄取運動技術水平達到或接近一級運動員(或一級武士)和其他具備二級運動員(或二級武士)資格的考生。
3、西安體育學院預留計劃作為機動指標,用于調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報考西安體育學院上線生源不平衡問題。
西安體育學院在校生情況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 7474人,本科生 7010 人,碩士研究生370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