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專題推介中南大學人文社科工作
時間:09-15 來源:中南大學 出處:m.jssxjxsb.com
日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簡報》接連以專題報道形式,介紹中南大學在人文社科研究領域的工作進展與經驗。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簡報》2012年第16期(總第81期)發表題為《中南大學著力“兩型社會”建設研究 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創特色、顯成效》的文章,從積極探索“兩型社會”建設標準體系的構建,大力推進“兩型社會”體制機制創新研究,提出“兩型社會”投融資問題的破解方案等方面介紹了中南大學緊緊圍繞“兩型社會”建設的國家戰略,秉承“頂天立地、服務發展”的科研理念,依托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和相關優勢學科,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國家創新群體等研究團隊,以及兩型社會研究院、中國中部崛起戰略研究中心等研究平臺,致力于“兩型社會”建設研究,特色明顯,成效突出。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簡報》2012年第22期(總第87期)發表題為《中南大學堅持質量第一、特色取勝 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文章,介紹了中南大學頒布實施包括“英才聚合”、“學科精優”、“麓山智庫”、“育英創新”、“質量提升”、“文化精品”和“基礎建設”等七大計劃在內的《中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計劃》的情況,肯定中南大學適應新形勢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要求,結合學校特色和優勢,通過培養學術名師,引進學術人才,培育融合團隊,拓展研究資源,打造特色基地,產出學術精品,完善基礎條件,努力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近年來,中南大學抓住機遇、加大投入、加快發展,在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了以名師、基地、項目、精品和社會服務為支點、“基礎為本,應用為先,重視交叉,突出特色”的特色人文社會科學發展之路;形成了以若干有全國影響力的學術帶頭人為骨干的學術團隊,并培養了數以百計的年輕學術骨干,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隊;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獲得為標志的科研實力明顯增強。在重大項目方面,中南大學已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4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4項,國家軟科學重大項目1項,是湖南省最先獲得重大項目的高校,也是湖南省獲得重大項目最多的高校之一。在人才團隊方面,以曾釗新教授、李建華教授為代表的應用倫理學研究,以陳曉紅教授、饒玉蕾教授為代表的中小企業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兩型社會”建設研究,以漆多俊教授、蔣建湘教授、陳云良教授為代表的法制政府,毆陽友權教授的網絡文學,呂錫琛教授的道教研究,閻真教授的文學創作,楊雨教授的傳統文化傳播、黃健柏教授的金屬資源管理、徐建軍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等特色研究方向均產生了較大影響。在成果獎勵方面,中南大學已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哲學社會科學類)3項,在湖南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獎中,中南大學首次同時獲得三個一等獎,首次獲得理論獎成果一等獎,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在社會服務方面,2011年5月中南大學法學院教授為主參與研究及起草的《湖南省政府服務規定》獲得通過,已成為湖南省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綱領性文件,開創了政府服務法治化的先河;2011年11月由中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承擔的研究項目《湖南省專利條例》已在湖南省人大常委會上獲得通過;2011年6月商學院教授主持的“兩型社會”建設標準體系研究成果,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簡報》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主編,目的在于發掘各個高校先進的工作經驗和突出的工作業績,主要為教育部黨組成員、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教育部各司局提供參閱,并發給教育部社科委全體委員、學風建設委員會全體委員、直屬高校和部分省屬高校分管校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社科管理部門,直屬高校和部分省屬高校社科處。
更多有關"教授,教育部,中南大學,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的文章請點擊進入中南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本文地址: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簡報》2012年第16期(總第81期)發表題為《中南大學著力“兩型社會”建設研究 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創特色、顯成效》的文章,從積極探索“兩型社會”建設標準體系的構建,大力推進“兩型社會”體制機制創新研究,提出“兩型社會”投融資問題的破解方案等方面介紹了中南大學緊緊圍繞“兩型社會”建設的國家戰略,秉承“頂天立地、服務發展”的科研理念,依托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和相關優勢學科,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國家創新群體等研究團隊,以及兩型社會研究院、中國中部崛起戰略研究中心等研究平臺,致力于“兩型社會”建設研究,特色明顯,成效突出。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簡報》2012年第22期(總第87期)發表題為《中南大學堅持質量第一、特色取勝 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文章,介紹了中南大學頒布實施包括“英才聚合”、“學科精優”、“麓山智庫”、“育英創新”、“質量提升”、“文化精品”和“基礎建設”等七大計劃在內的《中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計劃》的情況,肯定中南大學適應新形勢下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要求,結合學校特色和優勢,通過培養學術名師,引進學術人才,培育融合團隊,拓展研究資源,打造特色基地,產出學術精品,完善基礎條件,努力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
近年來,中南大學抓住機遇、加大投入、加快發展,在發展人文社會科學的過程中,初步形成了以名師、基地、項目、精品和社會服務為支點、“基礎為本,應用為先,重視交叉,突出特色”的特色人文社會科學發展之路;形成了以若干有全國影響力的學術帶頭人為骨干的學術團隊,并培養了數以百計的年輕學術骨干,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梯隊;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獲得為標志的科研實力明顯增強。在重大項目方面,中南大學已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4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4項,國家軟科學重大項目1項,是湖南省最先獲得重大項目的高校,也是湖南省獲得重大項目最多的高校之一。在人才團隊方面,以曾釗新教授、李建華教授為代表的應用倫理學研究,以陳曉紅教授、饒玉蕾教授為代表的中小企業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兩型社會”建設研究,以漆多俊教授、蔣建湘教授、陳云良教授為代表的法制政府,毆陽友權教授的網絡文學,呂錫琛教授的道教研究,閻真教授的文學創作,楊雨教授的傳統文化傳播、黃健柏教授的金屬資源管理、徐建軍教授的思想政治教育等特色研究方向均產生了較大影響。在成果獎勵方面,中南大學已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哲學社會科學類)3項,在湖南省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評獎中,中南大學首次同時獲得三個一等獎,首次獲得理論獎成果一等獎,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在社會服務方面,2011年5月中南大學法學院教授為主參與研究及起草的《湖南省政府服務規定》獲得通過,已成為湖南省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綱領性文件,開創了政府服務法治化的先河;2011年11月由中南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承擔的研究項目《湖南省專利條例》已在湖南省人大常委會上獲得通過;2011年6月商學院教授主持的“兩型社會”建設標準體系研究成果,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
《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簡報》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主編,目的在于發掘各個高校先進的工作經驗和突出的工作業績,主要為教育部黨組成員、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教育部各司局提供參閱,并發給教育部社科委全體委員、學風建設委員會全體委員、直屬高校和部分省屬高校分管校領導、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社科管理部門,直屬高校和部分省屬高校社科處。
更多有關"教授,教育部,中南大學,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的文章請點擊進入中南大學新聞中心查看
返回到頂部你應該還會關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