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業大學十佳“師德標兵”事跡材料(一)——機械工程學院王為老師
編者按:在第28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校黨委及行政在全校組織開展了湖北工業大學十佳“師德標兵”的評選活動。在各基層單位組織師生推薦、評選、公示和學校進行網上實名投票以及集中評選的基礎上,經校黨委研究決定,對王為等十名“師德標兵”予以表彰。為了在全校范圍內掀起向十大“師德標兵”學習的熱潮,以實際行動向建校60周年和黨的十八大獻禮,黨委宣傳部將在校園網、校報、廣播臺同步推出十大“師德標兵”事跡材料,以供廣大教師學習。
教師的楷模
——記機械工程學院王為老師

王為,女,1985年至今一直在湖北工業大學任教,二十七年來一直從事機械原理及機械設計的教學工作。現任湖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常務副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培桃育李播芬芳
王為老師承擔了《機械原理》等四門課程的主講任務,二十七年如一日認真教學,從未出現過教學事故。她長期擔任機械學院“青年教師授課競賽”評委和“一幫一”新老教師結對指導教師,對青年教師從儀容、言談、授課技巧等方面悉心指導。經她指導,許多青年教師在省、校各類授課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是機械學院學生積極參與的重大賽事,王為老師為了讓學生更多地體驗動手的“設計感”,利用課間十分鐘給學生們講解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和播放她收集的機械創新設計作品,在課堂上采用啟發、引導、討論等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多查閱資料,多設計方案,多動手操作,多驗證效果,與學生們一起度過了許多不眠之夜。從2004年至2012年,她指導的學生在歷屆湖北省機械設計創新大賽中均獲得一、二、三等獎的好成績。王為老師在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還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創新思維、創新素質和動手能力,為培養“創新性實用型技術人才”提供契機,使得理論真正地與實踐結合起來。
王為老師在教學工作中精益求精,參與開發了機械設計和機械原理CAI輔助教學系統,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興趣。一位學生這樣說:“王老師的課,根本用不著點名,沒人舍得逃課。”
教研成果出新意
王為老師不斷探索教育教學問題,近兩年來共完成教研項目7項、發表教學論文9篇。 1991年她帶領教研室的同事們制作了機械零件陳列柜,被評為省教學成果二等獎;1997年由她主持制作的“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在省優秀課程建設中獲得省教學成果三等獎。目前,她承擔制作的《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精品課程是湖北省精品課程,正準備申請國家級精品課程
2006-2007年王為老師參與主持了省級教研重點項目“機械基礎課程實驗示范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湖北省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校級教研項目“機械基礎示范中心網站建設及預約選課系統的開發”和“基于多軸平臺的模塊化創新實驗的開發”。最終, “湖北省機械基礎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通過省級驗收。她個人撰寫的多篇論文被收入《機械設計教學研究》等重量級刊物發表。
此外,王為主持完成的“油田修井機傳動部分標準化改造”等多項橫向科研課題在實際生產應用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她還先后參與主編了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機械設計基礎實驗教程》、“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機械基礎》和《機械設計》等書的編寫工作。
更多有關"機械,機械設計,湖北省,老師,創新"的文章請點擊進入湖北工業大學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