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南京藝術學院張德琴當選“感動南京”年度人物
10位市民成“感動南京”年度人物 南京藝術學院張德琴當選另有兩個團體也獲此殊榮,101人獲“南京好市民”榮譽稱號
仇惠棟

南京昨日舉行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交流活動,市領導為“感動南京”2013年度人物和第十二屆南京好市民當選者頒獎。
南京市文明委研究決定:授予鼓樓區挹江門街道司法所所長羅素等101位市民“南京好市民”榮譽稱號,10位市民和亞青會“小青檸”團隊等兩個群體被推薦為“感動南京”2013年度人物。10年如一日照顧重病丈夫的女教師張德琴、“法官媽媽”王萍、“最美基層干部”葛華欽……這10位市民和兩個團體的事跡,揚子晚報都曾經報道過。
揚子晚報記者 仇惠棟
1、黎介壽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副院長
男,89歲。他從醫64年,先后取得46項重大科研成果,被國外權威醫學家譽為“全世界研究腸道時間最長、最有成就的人”,成為我國腸外瘺治療和臨床營養支持的奠基人、亞洲小腸移植的開拓者。他發明的“黎氏療法”使重癥胰腺炎治愈率提高到93%。先后榮膺軍隊專業技術重大貢獻獎、“何梁何利”獎、中國醫師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葛華欽
溧水區特殊教育學校校長、書記
男,59歲。全省最美基層干部,168個殘障孩子的“爺爺”。他扎根農村28年,從辦學校延伸到辦實驗基地,走出了一條農村特殊教育學!敖逃嘤枴蜆I”一體化辦學新路子。尤其是他在全國農村學校率先實現對輕、中度智障學生實施12年教育,填補了江蘇乃至全國特殊教育學校農業職業教育的空白。他被譽為“把殘障工作當事業干”的特殊教育界“老黃!。
3、劉智文
江蘇能瑞環保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男,31歲!皠撢A未來”(第二季)大賽季軍、“321”人才、國內磁應用物理水處理技術倡導者。他2007年從海外引進資金及磁技術團隊在南京創業,之后遇到全球金融危機以及隨后外方資金撤出、研發團隊離開等難題,通過賣掉母親車房、住鐵皮屋子、借高利貸搞研發等努力走出創業逆境。目前,他領軍開發的永磁強磁水質處理項目成功填補了國內空白,并獲得國家3個發明專利和5個實用新型專利。
4、沙夕蘭
南京港(集團)有限公司南京港口機械廠技術管理部部長
女,47歲,全市“三爭一創之星”。她主持設計的港機產品填補了一項全國港機制造、兩項世界港機制造的空白,牽頭研發產品擁有4項國家使用新型技術專利,開發的40噸煤炭帶斗門機創下了國內卸煤炭帶斗門機噸位之最,使只有300人的南京港口機械廠一躍成為國內最大的門座式超重機制造商,實現年產值7億元。
5、倪超
秦淮區象房新村社區居民
男,61歲。2013“感動中國”候選人。作為一名孤寡老人,多年來甘守清貧,不留一分存款,卻給自己定下每年至少1萬元的“捐款任務”。8年來,有記錄愛心捐款超過11萬元,捐款總額占了他全部收入近九成。
6、倪明森
六合區程橋鎮竹程街道社區居民
男,23歲。2013“中國好人”。今年10月3日下午,六合區程橋街道竹程小學4名學生在竹程社區唐樓水庫邊撿拾鵝卵石玩耍時,發生溺水事故。在這緊要關頭,正在水庫邊釣魚的患白血病的社區小伙倪明森,二話不說縱身跳入水庫中,將兩名落水少年救上岸。
7、吳蘇華
南京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
男,60歲。2011年7月31日,他在玉樹孤兒福利學校發現沒有鼻子的藏族小姑娘“更松拉毛”。為了幫助她回歸正常生活,他在去年和今年兩次牽頭將拉毛接到南京,為拉毛做免費造鼻手術,并聯系小學為拉毛免費借讀2個月。此外,他還聯系愛心企業、玉樹老兵等先后為玉樹捐建1所希望小學,捐贈價值30余萬元電腦、電化教學設備、運動器材等;建起20座愛心書屋。
8、郭海平
南京原形藝術中心創始人
男,51歲,為精神病人服務的藝術家,中國精神病人原形藝術推廣領軍者。2006年起他開始鼓勵精神病人能隨心所欲地畫任何自己想畫的東西,進行填補中國精神病人藝術空白的探索,出版了《癲狂的藝術——中國精神病人藝術報告》。2010年,在江心洲創辦中國首家精神病人藝術機構——南京原形藝術中心,致力讓世界看到中國精神病人藝術,以消除公眾對精神病人的偏見,幫助精神病人發展自己的藝術潛能。
9、張德琴
南京藝術學院思政教學部教授
女,48歲。苦守10年腦癌丈夫。2002年,丈夫陶鶴山手術后癱瘓在床并失去語言能力后,她常常去醫院找醫生學藝,晚上就按照學到技巧給丈夫按摩,還天天與他親密交談,幫助擦洗身體。為了支付高昂的進口醫藥費,主動要求多加課時。曾經一周上過36節課,由于勞累過度,張德琴的左耳失聰。2008年初春,在她悉心照料下,丈夫神經系統“發芽”了,并逐漸能動腿、坐立、移步、行走;能說出簡單句子。
10、王萍
玄武區法院未成年人及家事案件審判庭庭長
女,46歲。被未成年犯親切地稱為“法官媽媽”。她從事少年審判14年來,堅持“教育、感化、挽救”,“寓教于審、懲教結合”,使未成年犯重新犯罪率不到1‰,刑事附帶民事訴訟案件調解率達到95%以上,充分保障了被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她還率先嘗試以“社區服務”的方式,將失足少年放入社區內進行幫教,開通了“南京市首家青少年司法保護熱線”,隨時接受孩子家長的求助。
11、亞青會“小青檸”團隊
1.3萬名“小青檸”在2013年8月16日至24日亞青會賽事期間,為45個國家和地區代表團、3800多名運動員和技術官員、17個競賽場館550多場比賽、30余萬名觀眾提供超過100萬小時的志愿服務,涌現出送水哥、電梯妹、擦地哥、飯票姐、讓傘弟等感人故事,展現了亞青志愿者的蓬勃朝氣,發揮了“賽會成功基石”的重要作用。亞奧理事會主席艾哈邁德親王給“小青檸”們打了滿分。
12、南京公共文明引導志愿服務隊
該服務隊成立于2012年12月,均為自愿加入的普通市民。主要活躍在繁忙的“中央路、中山路、中山南路、中山東路、漢中路”沿線45個公交站臺,堅持每天早晚高峰各兩小時,引導人們遵守公共交通、文明排隊、有序乘車、服務社會。他們用心詮釋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并體會到“被信任的快樂”。該服務隊現已發展到191人,累計提供志愿服務69368小時。
第十二屆南京好市民名單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一、創業創新、創優創造好市民
劉德允 張有成 徐 青(女) 白萬浬 段桂斌 張海健 劉燕輝 蘇延奇 任曉毅 彭海洋(女) 韓岫嵐(女) 周 倩(女) 陳 勇 許曉毅 劉智文 沙夕蘭(女)
二、見義勇為、助人為樂好市民
唐延三 曹 揚 王連安 崔佰貴 李 俏 楊 超 張曉秋 倪明森 洪志建 朱定平 周 兵 倪 超 劉清珍(女) 韓守訓 黃玉紅 陶 紅(女) 張桂娣(女) 黃飛建 劉 成 夏延安 章壯根 曹冬云(女) 徐有明 單 通 傅恩龍 端 芳(女) 辛 福 馬德勝 許建勝 劉永春 楊春華 郭海平
三、敬業奉獻、誠信公道好市民
林 梅(女) 李伏桂 黎介壽 金燦燦(女) 繆亞云(女) 李興海 梅 青(女) 董長林 羅 素(女) 王 濤 秦懷善 關新苗(女) 王秀梅(女) 門中秋 史俊杰 沈利萍(女) 穆金榮 孫 剛 何冰冷 華 瑋(女) 陳筱娟(女) 章玉蘭(女) 汪 偉 周立靜(女) 余 紅(女) 李 濱 王承昊 董 軍(女) 汪榮波 吳一帆(女) 李海青 劉海莉(女) 李 華(女) 顧 華
四、孝老愛親、鄰里團結好市民
孫琴香(女) 賀維寧 許玉梅(女) 范家偉 周瑞鵬 萬靜珠(女) 紀 民(女) 殷世琴(女) 方永香(女) 戴仁保 孔六頭(女) 陸 智 錢吉生
五、保護生態、美化環境好市民
盛 建 鄭文龍 夏桂蘭(女) 華 峰 江開蘭(女) 劉海濱
更多有關"南京,市民,中國,精神病人,玉樹"的文章請點擊進入南京藝術學院新聞中心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