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原名重慶醫學院,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而成。1985年更為現名。曾隸屬于衛生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現隸屬于重慶市人民政府。經過五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一所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和擁有一批國家級重點學科、省部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研究所(室)等科研基地的重慶市重點大學。
學校占地面積5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為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學校已于2003年在重慶市大學園區新征土地2300畝,新校區建設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預計2005年可入住新生。教學、科研、醫療設備總值四億一千萬元,藏書66余萬冊。下設基礎醫學院、臨床學院、第二臨床學院、兒科學院、中醫藥學院、應用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院等7個學院和14個系(部)。有附屬綜合醫院2所,兒童醫院1所,均為三級甲等醫院;有附屬口腔醫院一所,是重慶市最好的口腔專科醫院。四所附屬醫院共有病床2600張,年門診量220余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7萬余人次。非直管附屬醫院4所,教學及實習醫院11所。
在校學生16000余人,其中博士生、碩士生1700余人,七年制學生553人,普通本科生5500余人,高職本專科生4000余人,留學生61人。在職的4728名教職工中,有教授、主任醫師等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229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等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744人;講師、主治醫師等中級專業技術人員1488余人。有100余名專家教授分別擔任多種統編教材的主編以及國家、省、市各級學術機構的主要負責人;有103名專家、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有3位教授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現有國家級重點學科3個,即內科學傳染病、兒科學、臨床檢驗診斷學;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重點學科2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10個研究所,20個研究室(中心)。博士后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6個,博士生導師137名;碩士學位授權點51個。
學校先后承擔了國家“六五”至“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863、873、973計劃項目、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新藥基金項目、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基金項目等高層次科技項目,同時還承擔國際合作項目的研究。2003年執行各級科研項目400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1900余篇。學校公開出版有《重慶醫科大學學報》、《中華肝臟病雜志》、《臨床超聲醫學雜志》、《兒科藥學雜志》和《醫學教育探索》等刊物,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自1978年以來,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技術發明獎及部、委、省等各級科技成果獎400余項。獲國家發明專利等各類專利26項。我校研制的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超聲聚焦刀)屬世界首創,2001年3月在全國科技獎勵大會上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是我國第一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醫療儀器,臨床效果顯著,已實施產業化,2002年成功出口歐洲,在國內外引起很大反響。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共選派1000余人次赴美、英、加、日、俄、法、德、澳、荷蘭、瑞士等國家及香港地區進修、留學、參加學術交流;邀請了272批800人次的外國專家教授來校講學訪問;聘請了56位來自美、日、法及香港地區的醫學專家為我校名譽教授。先后有45名來自美、加、英、澳等國的語言專家為我校外語教師。
隨著國家關于西部大開發和“科教興國”戰略的進一步實施,重慶醫科大學將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肩負新的歷史使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為把我國建設成國內一流醫科大學而努力奮斗。
![]() |
重慶醫科大學 |
等級:二本 位于重慶 關注人數:次 |
類型:醫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國家重點學科:33個 博士點:28個 碩士點:59個 |
- 06-04[自考資訊]2014年10月重慶自考醫科大學停考面向
- 09-26[高校新聞]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在縉云校區深入
- 09-26[高校新聞]學校保衛處開展2012級新生消防安全知
- 09-26[高校新聞]學校附二院隆重舉行建院120周年慶典
- 09-24[高校新聞]重慶醫科大學舉辦中秋國慶校僑臺聯代
- 09-24[高校新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在全市衛生系統
- 09-21[高校新聞]沙坪壩區委書記李劍銘一行到縉云校區
- 09-21[高校新聞]研究生院召開“2012年重慶市研究生教
- [招生信息]重慶醫科大學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重慶醫科大學"的新聞

重慶醫科大學原名重慶醫學院,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而成。1985年更為現名。曾隸屬于衛生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現隸屬于重慶市人民政府。經過五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已成為一所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后”完整人才培養體系和擁有一批國家級重點學科、省部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研...
重慶醫科大學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6日
重慶醫科大學專業設置
重慶醫科大學的重點專業
重慶醫科大學的錄取規則
二、錄取原則
1.學校按“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德智體美全面考核,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錄取考生。
2.實行順序志愿的省(市、區),按志愿優先的原則,從高分到低分錄取第一志愿的上線考生,若第一志愿生源不足,則錄取非第一志愿上線考生,直至計劃完成;實行平行志愿的省(市、區),按“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學校從高分到低分錄取考生,若錄取不滿額,則再次征集志愿(內蒙古自治區實行專業志愿清)。我校在江蘇省錄取對考生學業水平測試的等級要求是:B+B(選測科目)4C(必測科目)1合格(技術科目),進檔后排序規則是:“先分數后等級”。
3.嚴格執行各省(市、自治區)招辦制定的招生政策,在確定錄取時,承認各省(市、區)招辦符合國家政策的加分、降分。考生的專業錄取原則上按分數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確定,若分數相近,則按德智體綜合情況錄取專業;部分實行志愿清的省(市、區),實行專業志愿優先的原則按專業志愿從高分到低分錄取;本科考生單科成績原則上應達到及格水平。若專業計劃已滿,考生又不愿服從專業調配則退檔。
4.投向各省的七年制本碩連讀招生計劃為意向性計劃,學校將根據生源實際情況進行部分調整。
5.根據教育部相關政策,我校預留本科招生計劃20名,主要用于調節生源地線上生源不平衡問題。
6.我校英語專業只招收英語語種考生,其它專業不限外語應試語種,但新生入學后,外語教學為英語;我校所有專業男女生比例不限(法醫學專業主要就業方向為公檢法機構,相關性別要求請參考公招條件)。
7.我校不招收色盲、色弱考生;口腔醫學專業不招“左利手”(俗稱“左撇子”)。其它體檢項目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重慶醫科大學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在職職工5228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00余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等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00余人。
重慶醫科大學畢業生就業狀況
目前,畢業生就業實行的是"國家宏觀調控、各級政府和學校推薦、學生和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模式。我校歷來重視學生的招生、培養、就業工作,各專業培養目標明確、課程設置合理,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高,適應社會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青睞。每年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用人單位通過網絡、舉辦校園專場招聘會等方式選聘我校畢業生,許多專業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同時鼓勵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面向基層單位就業和自主創業。
重慶醫科大學的收費標準
四、收費標準
1.學費:4625-7500元/年,按不同專業和層次收費(七年制學生第1學年收費分別按聯合辦學大學收費標準執行;第2—5學年收費按我校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標準執行;第6、7學年研究生段收費按照當年我校研究生收費標準執行,同時享受研究生相關獎助政策)。
2.住宿費:標準為 1000-1200 元 /年/人。
3.如因故退學或提前結束學業,學校按學生實際學習時間和實際住宿時間,按月計退剩余的學費和住宿費。
4.以上收費標準若有變動,以重慶市物價局核定的標準執行。
重慶醫科大學在校生情況
現有在校學生24808人,其中博士生382人,碩士生2497人,普通本、專科生(高職)17139人;成教本專科生4206人,留學生5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