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學院是2002年經教育部正式批準的公辦全日制多科性本科大學,是全國首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教育試點”高校之一和大陸最早實施“校校企”閩臺高校聯合培養本科人才項目的高校。學校位于福建省省會福州市,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面向全國招生,F有全日制在校生2萬多人。
學校前身是原福州師范高等?茖W校(創辦于1958年)和原閩江職業大學(創辦于1984年)。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志任中共福州市委書記期間曾兼任原閩江職業大學校長。
學校學科專業門類眾多,F有中文、外語、數學、物理學與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旅游、管理學、地理科學、化學與化學工程、歷史學、法律、公共經濟學與金融學等12個系,新華都商學院、服裝與藝術工程學院、美術學院、蔡繼琨音樂學院、成人教育學院、愛恩國際學院、軟件學院、海峽學院、交通學院、海外教育學院等10個學院,以及公共體育教學部、思政教研部、現代教育技術中心、教育科學研究所等公共教學與教輔單位。擁有省級重點學科3個、新建本科高校重點建設學科5個;設有全國首個創業與創新方向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點,41個本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八大學科門類)。
學校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承擔福建省教育改革試點項目4項、本科高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7項;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本科精品課程1門、省級本科精品課程17門,省級教學名師7位,省級教學團隊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6個;榮獲省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專業實踐課成果——校園劇《青春起跑線》榮獲國家校園戲劇最高獎——“中國戲劇獎·校園戲劇獎”優秀劇目獎(名列非藝術類院校第一名)和教育部2011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建成實驗教學中心8個、綜合實驗室8個、校企合作實驗室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118個。2002年以來,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4%以上。畢業生具有“專業對口、知識和技能合格、誠實守信、責任心強”的特點,深受社會和用人單位好評。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F有專任教師1100多人,外聘教師140多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40.7%、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74.4%;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首批“跨世紀優秀人才”1人、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高校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以及“閩江學者”特聘教授等省級高層次人才21人,福州市“優秀人才”等市級高層次人才8人,“閩都學者”等校級學科專業領軍人才14人。
學?茖W研究與社會服務工作發展態勢良好。擁有6個省級科研創新平臺以及一批市級創新平臺、校企合作科研平臺和校內科研平臺。通過與地方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的廣泛接觸和深入合作,積極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全校教師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610項,其中主持參加國家級科研項目30項,。ú浚┘夗椖193項。截至2011年底,獲省級以上(含省級)政府頒發的科研成果獎勵27項,獲授權專利26項;發表學術論文5827篇(其中被SCI、SSCI、EI、ISTP收錄221篇);主編出版學術著作225部。《閩江學院學報》的“閩文化研究”專欄被教育部授予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報“名欄”稱號。
學校辦學機制開放靈活。積極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形成了以公辦為主,中外聯辦、公辦民助、校企合作、閩臺合作、校校合作為輔的多元化辦學格局。在福建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強有力支持下,組建新華都商學院。先后與澳大利亞、波蘭、美國、加拿大等國家的16所高校以及臺灣逢甲大學、中華大學、實踐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大葉大學等12所臺灣地區高校開展形式多樣的合作交流。擁有全省唯一經教育部復核確認的實施高等學歷教育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愛恩國際學院,是全省成批量輸送海外留學生最多的高校。經國家漢辦批準,承辦加拿大布魯克大學孔子學院(是少數由新建本科院校承辦的孔子學院之一)。校企合作的軟件學院是全國最早成立的軟件人才培養基地之一和微軟全國示范性院校之一。
學校辦學條件優越。現有大學城校區(校本部)、長樂路、工業路、洪塘和首山等5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68.49公頃。已投入使用的校舍建筑面積54.70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31.18萬平方米。現有固定資產總值11.92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484億元,各類藏書221.65萬冊(含電子圖書84萬冊)。
學校文化底蘊深厚。堅持“以人為本”的辦學理念,秉承“崇尚完美,追求卓越”的校訓,倡導“盡責善仁、光而不耀”的校風、“革故鼎新、精益求精”的教風、“博學篤行、誠實厚重”的學風,著眼于人的全面發展需要,致力于弘揚以愛心為主線的大學校園文化,營造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大學文化氛圍,努力建設彰顯思想性、創新性和特色性的高等學府。涌現出了福建省“優秀大學生”、“2007感動福建人物”——吳立斌等先進典型。
學校辦學成績斐然。榮膺福建省“文明學校”、“黨建思政工作先進高!薄ⅰ捌桨残@”、“大中專學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被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確定為全省唯一的高校黨員發展工作聯系點。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稱號。
擁有半個世紀優良辦學傳統的閩江學院將按照“一手抓規范和質量、一手抓改革和創新”的思路,堅定不移地推進“按發展需要培養人”的戰略,走開放辦學、服務地方之路,努力朝著“開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多科性應用型本科大學”的奮斗目標邁進。
![]() |
閩江學院 |
等級:二本 位于福建福州 關注人數:次 |
類型:理工 性質:(公辦)普通本科 主管部門:福建省教育廳 |
- 09-16[高校新聞]生苑學子共享返鄉見聞同做學期計劃
- 09-04[高校新聞]晉中學院定向越野隊假期參加全國、山
- 08-31[高校新聞]湖南科技大學在湘潭市首屆創業教師教
- 08-29[高校新聞]鄭州大學部分院系活動簡訊四則
- 08-22[高校新聞]云南師范大學的趙澤順老師解讀“中小
- 08-20[高校新聞]皖西學院校領導慰問一線施工人員
- 08-19[高校新聞]13項課題獲準立項省藝術科學重點課題
- 08-04[高校新聞]惠州我的工作網公司成為惠州學院校外
- [招生信息]閩江學院專業錄取分數線(黑龍江考生)
- [院校新聞]查看更多有關"閩江學院"的新聞

閩江學院是2002年經國家教育部正式批準,由原福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創辦于1958年)和閩江職業大學(創辦于1984年)合并組建而成的公辦全日制多科性本科大學。學院位于福建省省會福州市,實行省、市(福州市)共建、以市為主的辦學體制,面向全國招生,F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2000多人...
閩江學院概況更新日期:2017年05月04日
閩江學院專業設置
閩江學院的重點專業
擁有財政學、專門史、計算機應用技術、電路與系統、服裝設計與工程等一批省級重點學科。已擁有國家級和省級特色專業、精品課程,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教學團隊等,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200多個。
閩江學院的錄取規則
十三、錄取原則:
1、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及以分管校長為組長的招生錄取現場工作小組,統一領導全院招生錄取工作,重大和特殊事項需由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集體研究決定。學院招生辦負責處理日常具體工作。
2、招生錄取按省招委會規定實行“院校負責,招辦監督”的錄取體制。
3、錄取新生貫徹“德智體全面考核,以文化考試成績為主,堅持公平競爭、公正選拔、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
4、專業調配原則:
(1)在福建省采用“專業級差”調配原則。
a.第一專業志愿與其他專業志愿設5分的專業級差。
b.對按專業級差未調配滿的專業,按照分數從高到低,結合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高中階段綜合素質、獎勵、單科成績、特長等方面擇優調配。
c.對“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按“分數優先”模式隨機調配到未錄滿的專業。
d.所填報的專業都不能錄取,且不愿意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作退檔處理。
(2)在內蒙古自治區實行“專業志愿清”錄取原則。
(3)除內蒙古自治區和福建省外的其他省份實行“分數優先”錄取原則。
5、已通過專業測試的藝術類考生,高考時應參加全國普通高等院校統考。錄取時,在考生高考成績過各省錄取分數線的情況下,按藝術類專業測試成績的排名依次錄取。福建省藝術類采用藝術類綜合投檔成績錄取。
6、錄取模式:實行計算機遠程網上錄取。
閩江學院現有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任教師1100多人,外聘教師140多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40.7%、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74.4%;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1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首批“跨世紀優秀人才”1人、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1人、教育部高校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以及“閩江學者”特聘教授等省級高層次人才21人,福州市“優秀人才”等市級高層次人才8人,“閩都學者”等校級學科專業領軍人才14人。
閩江學院畢業生就業狀況
2002年以來,歷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4%左右。畢業生綜合素質高、適應性強,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好評。在歷次福建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評估中,學校均獲得“優秀”等次。
閩江學院的收費標準
十二、 收費標準
1、學費
專 業
閩江學院各專業
(未特別注明)
服裝設計與工程
軟件工程(后兩年)
藝術類專業
軟件類專業
閩臺合作項目(藝術類)
閩臺合作項目(非藝術類)
學費
(元/學年)
本 科
3600
5000
13000
7200
18000
15000
專 科
9000
9000
以上收費標準均經福建省物價局批準
2、住宿費:按專業統一安排住宿,根據住宿條件不同,按每生每年360元至1000元收取。
閩江學院在校生情況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萬多人